查看: 6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孕6个月还能艳压奚梦瑶,她绝了

[复制链接]

369

主题

369

帖子

111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5: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梓琳也是太拼了,怀孕 6 个月穿着 80 斤的服装,15 厘米的高跟上央视春晚。


她和奚梦瑶、何穗一起走秀春晚节目《山水霓裳》。
作为第 57 届世界小姐选美大赛的总冠军,张梓琳身上那种温婉从容的韵致依然在线。


不过节目名用的是 " 霓裳 ",但走秀的服装无论是剪裁还是设计元素都离国风相去甚远,甚至让不少人误以为是西方宗教美学延伸。








一场免费弘扬传统文化的时机就这么被 " 张冠李戴 " 了。
不如来说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振奋一下吧。
节目讲的是一群大唐少女乐师从准备妆容再到夜宴演出的全部过程。
人物形象,是鲜活的。


△《唐宫夜宴》的人物形象设计来源于唐朝乐俑
为了还原她们的丰腴体态,小姐姐们往裙子里塞了海绵,跳起舞来圆鼓鼓的,憨态可掬。
妆容也符合唐朝的鲜明热辣,用了面靥。


更妙的是,舞台利用 AR 技术,让不少文物自然点缀其中。


创意有,大唐的辉煌也必须安排上。


好多网友说虽然不熟悉历史,但也觉得特别流畅,这是真滴值得出圈。
另一个节目《天地之中》也备受好评,它囊括了中国太极,宇宙星空、航空等元素,也是在弘扬中国文化。


要是咱们的节目和明星出镜都能如此 " 夹带私货 ",那也太酷了吧。
说真的,大噶这段时间应该和羊一样,有种 " 明珠蒙尘 " 的憋屈感吧。




不过,中国的美学经验是难以复制的。
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讲清,一支发簪,一件衣服,一种风格只是国风浩瀚宇宙中的一颗明珠。
上次羊讲了唐朝的妆发,今天羊就来讲讲宋朝的极简审美风。
由唐朝浓烈转为淡雅,宋朝代表的是另一种美学套餐。
它是东方的文艺复兴
和唐朝的磅礴热辣不同的是,宋朝的文艺属性带着克制。
宋经历过五代十国的战乱,文人的作品中偶尔会有不得志的情绪。
而唐朝的恢弘的美学已经无法帮他们缓解国运带来的落寞,他们转向内省,它的美学慢慢回归到一花一叶的细致入微中,像是有留白的诗词,引导人慢慢体味此中情境。
宋朝的文化氛围在宋徽宗这里达到了巅峰。


宋徽宗很喜欢品茶,市面上的茶文化已经满足不了他,他自己哼哧哼哧写了一本《茶论》,专门来介绍制茶的方法和煮茶品茶的精髓。
他是工笔画的创始人,花鸟鱼虫,山水景物无所不能。


上面这幅《溪山秋色图》,整个笔触给人的感觉是会呼吸的,这需要很敏锐的艺术感知和细腻的情怀才能做到。


这幅《桃鸠图》也给人同样的感觉。
因为他的缘故,宋朝画家们迎来了最宽容开阔的创作环境。
举世闻名的《清明上河图》画家张择端,是他的学生。


18 岁的王希孟在他的指导下,画出了青绿山水画巅峰《千里江山图》。


这两幅画现如今位列中国十大名画之一。
皇帝的完美艺术家人格自然也影响到了一个朝代的审美风向。
宋朝科举制度盛行,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文学家都是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而宋朝有个规定是 " 不杀士大夫 "。


坚硬的政治主张并不是主流文化,文人本性中可爱、放肆、温情的一面可以显山露水。
像秦观、陆游可以和歌妓一唱一和,把她们当成知音。
而晏殊、晏几道这样的花间派词人,情感的颗粒度细致到花鸟草木季节变化,看见燕子去又回都能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他们不仅尊重生命,还能够超越男权局限,放弃自大自恋,关注女性的命运,欣赏接纳自己身上细腻的情感。
苏轼这样豪放的词人,可以写哀悼妻子的诗句,将自己最私密的情感流露给世人。
而且,文人们在私底下可以不挂皇帝的画像,也不挂英雄的,而是挂自己滴。


△这幅画是《宋人物图》,一个士大夫正坐在家里的榻上,背后挂的是自己的自画像。
比起升官之道,他们更喜欢烹茶听琴,没事一起斗茶赏画。
在北宋时期,有个叫梅询的官员。
他每天起床的首要任务就是先点上两炉香,然后把公服罩在上面,等到熏够了再捏紧袖口出门,一路小跑到办公地方,然后松袖 ~
除了熏香,还有斗茶。


△斗茶是全民时兴的消遣,只要闲暇,大家会坐在一起,摆上茶具,煮水点茶,看谁的茶叶和茶水更出众。
咱们现在的咖啡拉花技术,其实在宋朝就已经非常高明了。
北宋《清异录》上记载的茶汤上的花纹就有禽兽、虫鱼、花草等,时人称之为 " 茶百戏 "。
而日本的抹茶就是从中国学来的。
这些文人逸事现在看来都非常可爱,心境和行事风格都自然平实。
苏轼的《寒食帖》写的非常随意,有错字,苏轼只是圈掉,另起一个字,比起完美他们更注重真情流露。


△苏轼《寒食帖》局部,在写到会字的时候,他发现是多余的,就在旁边加了一个 " 卜 ",表示不要了。
因为文化上的从容,宋人在审美上主张接近生命本质,和如今的极简主义一脉相承。
极简风韵
宋朝是暗香浮动的极致美学符号。
它是素雅的。
宋徽宗崇尚道教,极简内敛,而代表色是青,一种蕴藉雅致的美。


△宋徽宗的《瑞鹤图》
这种审美在宋朝的瓷器中运用到了极致。
唐朝是鲜明繁复,像唐三彩是艳的,唐妆也是艳的,所有的心思都写在颜色上,藏不住的热闹。


而宋瓷是素,素白,素绿,雨过天青 ...


其中最著名的冰裂纹,代表的是残缺美。
冰裂纹本来是烧坏了产生的器具,但宋人却觉得它更好,是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
宋徽宗将这种素净的颜色称为 " 雨过天青 ",它不单单是白和青,是一种自然的光线,是流动的。
就像是拂晓时候的天,泛着幽光,没有任何造型和表现可言,已经放弃了表达,给人岁月静好的感觉。


很少有帝王的审美可以放弃好大喜功和炫耀欲,回归到细腻极简的地步。
这种极简文化甚至成为日本很重要的一种审美,他们管这种美叫做 " 侘寂 "。
它是有筋骨的。
因为文化智识高度发达,达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向内求索,外表来看是温吞,而内在的血性却有增无减。
苏东坡是一个非常圆融可爱的文人,闲暇时做东坡肉,研究酿酒,爱美。
但他在杭州当通判时,却没有文人的柔弱,在西湖边实地勘察,疏通 " 钱塘六井 "。
他可以和王安石在朝堂上政治理念不合,但是下了朝堂还能彼此欣赏对方的作品,一起下棋。
他们都放弃了人性中攻击性很强的一面,懂得圆融,但是又有所坚持。
宋徽宗看起来温柔,独创的字是 " 瘦金体 ",特点是灵动,笔迹劲瘦。


△宋徽宗 23 岁就写出了《千字文》
这种看似温柔其实坚韧的审美意念,和宋人宋歌颂的梅花是一样的。
宋人的极简,是那种不需要再去向外人证明什么的平静感。
和宋瓷一样,宋朝的美人也是去繁化简的。
就像是宋瓷,刻意洗练掉能够引起人躁动和物欲的华美气,独留下一缕清魂,安心宁神。
她们的独特性在于少了被男权凝视和消遣的肉欲美。


比如李清照,她的美不仅仅是才华那么简单,她的出现超越了当时的男权文化,弥补了当时所欠缺的女性声音。
少女时期的 " 沉醉不知归路 " 给人的感觉很灵动,非常俏皮。
而她也可以表现出对生命非常感怀的一面,说是闺思,但是又没有很柔弱的情态在里面。
又可以很豪气,很男性化,比如她的《渔家傲》," 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她作为文人的情绪完整性和作为女人的独立性,都没有受到过多的打压。
李清照在自己的《金石录后序》里写赵明诚为了做官把她丢在异乡,一点也不粉饰这段婚姻的瑕疵。
至于她和张汝舟的婚姻,很多人认为是她人生中的一个污点,但羊认为这是最能感受到李清照风骨的一个插曲。
张汝舟骗她古董,还对她家暴,她不惜举报张汝舟伪造履历骗取功名,还提出了离婚。
而宋朝女子的美是有留白的。
李师师的美,是宋人心中女神形象的完美模板。


△何晴版的李师师
秦观为她作诗,"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是清雅的美。
不仅是秦观,宋徽宗、晏几道、周邦彦、燕青都和她保持神奇的联系。
在一些古籍里写到李师师的后续,有人说她被金人掳去,她自杀;有人说她还为国家捐钱抗金,然后做了尼姑。
看似柔弱,但是却又保持自己的完整性。
这种美超越了性魅力,有人格精神在里面。
苏东坡在诗里调侃友人陈季常怕老婆,听到老婆 " 河东狮吼 " 就心慌。


这和当时的大环境脱不开关系。
宋人很注意对女儿的培养。
她们从小被送去学棋道、歌舞、茶道、书画、服装设计、厨艺。然后长大了可以成为职业女性,做厨娘、针线人、杂剧人 .... 凭手艺吃饭。


△在流传下来的画作中,可以看到女孩子也是可以上学的,当时还有女子教书先生
甚至于一些厨艺高超的厨娘,还需要主人家用轿子接取才配得上对方。
宋朝的女性还有财产继承权,妆奁支配权,她们可以主动提出离婚,改嫁也没有问题。


这也是李清照敢打官司的底气。
因为思想和经济上的独立,宋朝女子的审美很自由,她们专注于美本身,在华美和雅致之间得到很好的平衡。
她们的服装是雅致清淡的,以 " 窄、瘦、长 " 为主,主要搭配形式是襦衣 + 褙子。


△《歌乐图卷》,她们巧妙利用长短错落来拉长视觉效果,使人变得端庄纤细
宋女审美的机巧都表现在饰品和妆容上。
她们受道教莲花冠的影响,喜欢在头上戴各种冠子。
皇后的凤冠华丽夺目,上面有龙凤、珍珠、花鸟仙子。




而寻常女子的团冠则以罗绢、通草、花朵为主。


为了装点衣服,宋代的匠人将金熔铸成销金、贴金、间金等工艺,装点在衣服上。
最受宋朝女性喜爱的饰品是珍珠。


△贴面珍珠妆不仅可以瘦脸,又不会显得太珠光宝气,很符合有闲阶级的审美特征,简直是别出心裁。
其次,宋朝妇人很懂得最大程度打造氛围美,她们喜欢用香。
她们用焚香、熏衣、佩戴香囊等方式来使自己香喷喷。
这种内敛精致的审美思路让她们的美多了几分艺术气息,就算是今天来看都是很先进的。
羊在开头说到,中国的美学经验是难以被复制的。
美需要土壤,大到政治氛围,小到个人的创造力,互相影响和进步才能沉淀出这种独特的审美经验。
中国无论哪个朝代的文化璀璨程度都是无与伦比的。
就像《天龙八部》说 " 阿朱就是阿朱,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就只得一个阿朱 "。
大噶一定要保持这种自信——我们的文化就是最好的!
ps:羊的浩然正气大家感受到了咩,老习惯,点赞多新的一年财运就旺旺旺哦 ~
部分参考资料:
[ 1 ] 《蒋勋说文学之美》,蒋勋
[ 2 ] 《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吴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