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南最牛的镇:走出了56位进士、数位大学校长

[复制链接]

348

主题

348

帖子

105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21:3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无边落木下,江南的乡村正在走向它的一个最寻常的黄昏。如果我们把它还原到 200 余年前的一个夜晚,那么,在江南太湖西岸的一个村落里,有个叫浩然堂的书斋里,几支蜡烛支撑起的夜读课堂人影绰绰。这不是一个经典的画面,这个村,那个寨,只要是有稼穑人家的地方,无论清晨还是黄昏,都会有这样暖心的场景。在此间老百姓看来,读书,总是人生头等大事,耕读传家的传统在此已经绵延了两千年。
说起耕读传家,此地高塍古镇上的人们底气总是最足的。蒋南翔,虞兆中,一位是新中国的教育部长,清华大学校长;另一位是台湾大学校长,二人居然是出生在古镇同一条小街上的儿时伙伴,这样的传奇也只有高塍才会造就。
历史的巧合里,往往蕴藏着某种必然。
高塍位于滆湖东南岸,像所有的江南水乡一样丰润,富足。但这里的人们,依然把读书高高供奉在精神的龛窟中。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就在江南宜兴设立了庠序,也就是乡村塾学。六朝,大批文化名人来此为官,耕读传家的传统开始植根民间。唐宋以降,此地读书为官者渐众,到明清两代,已是学塾遍及乡村,贤臣名流辈出。
据统计,宜兴自开科举之试以来,共出过 400 多位进士,高塍就占了 56 位,其中塍西村有 53 位之多,其亳村自然村陈、吴、尹三姓竟有 32 位进士,更有吴氏五世进士未缺科,陈氏兄弟两翰林、父子叔侄同朝为官的盛况,绝对称得上是科举史上的奇迹与佳话。
据《塍西村志》记载,其 " 境内办私塾源远流长。本地望族在宗祠、庙宇设馆,聘请德高望重有一定学识的贤士为塾师。本族子弟可免学入学。"
本族子弟,当然包括面广量大的贫寒子弟,对他们而言,免费接受教育,是改变命运至关重要的一步。用现在的话来说,教育机会均等,是最大的公平。因而,兴学不只是改变了一代代读书人的命运,更从根本上改变了这块土地。
明末清初,是塍西最辉煌的时代,塾学遍地,英才辈出。据《亳村陈氏家乘》载,明嘉靖年间,陈氏宗祠浩然堂即办有家塾,明都察院左都御史陈于廷、复社领袖陈贞慧、状元陈于泰均在此读过书。而自明崇祯四年(1631 年)起,浩然堂竟然请来苏州名士钱僖为贞慧之子陈维崧启蒙,这俨然是大学教授来给学童开蒙的架势。
秋日,天高云淡,清风荡漾。滆湖南岸,有绿树环抱之村庄,粉墙黛瓦,青石小径。某氏族宗祠内,有白发贤师细解名篇,慷慨陈词;案下学童屏息静听,思绪万千。先生说罢,学生齐声诵读,稚子清音,随风飘散。村外田野里,农人们正挥镰收割,忽闻琅琅书声,皆抬首拂汗,倾耳谛听,会心笑意,一一浮现。
这样的场景,在高塍的乡间一定上演了数百年。它们和波光粼粼、帆影点点的滆湖,一望无垠、稻浪翻滚的沃野,商铺林立、人头攒动的街市一起,构成了高塍最动人的画卷,诠释着一个江南水乡持续繁荣的奥秘。
文化,常常不动声色,却有力量千钧。
科举时代,入仕,确是读书人首要的人生诉求。但及第为官,并非只为光耀门楣,锦衣玉食;为国分忧,为民造福,实乃学子们的平生抱负。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从启蒙之日,便由一篇篇千古名章,一卷卷子书经典,日日浇灌于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因此,于乡村教育而言,人伦教化,道统传承,始终是它最重要的功用,也是它给予一个地方最深厚的滋养,最久远的支撑。
亳村,一个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乡村。从这里走出的一代代读书人,或成经世之才,或为名士大儒,吴师古,尹弼,陈一经,陈于廷,陈于泰,陈贞慧,陈维崧……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背后,是一座座精神的丰碑。
陈贞慧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刚毅决绝的背影。
他是典型的江南士子,才华出众,风雅多情,却心系家国,敢作敢当。秦淮河边,他与文人骚客诗词唱酬,纵论时政,与李贞丽、李香君、董小宛等过从甚密,相见甚欢。但贞慧绝非只会高谈阔论的书生,而是秉承了宜兴人自周处而来的忠勇侠义。他先是在吴应箕、侯方域等东林党后人支持下,于姑苏虎丘集会,重树复社旌旗;明亡后,他竟然 " 聚太学之清流 ",与吴、侯等一众文人,冲进南明朝兵部侍郎、原魏忠贤阉党爪牙阮大铖的宅邸,将其揪出痛打示众。随后,他们将揭露阮持权当道、破坏抗清的《留都防乱公揭》贴满了南京的大街小巷 , 全城轰动。亳村陈家书房杏斋,一定还记得当年那些不眠之夜,陈贞慧、吴应箕、顾杲等同道在此痛斥阮贼恶行,写就《公揭》檄文,以唤起民众共讨之。
这样的义行当然逃不脱被加害的后果,陈贞慧等人很快被捕入狱,饱受折磨。清兵攻入南京后,他为一马姓团练所释,潜回亳村家中。然而此时,已是清朝的天下,他不愿为外族所役,遂在父亲陈于廷墓地建一土室,独居于此十年,不入闹市,不踏清地,写就《过江七事》,尽述南明覆亡之事,留给史学与文学史一部震撼人心的经典之作。
贞慧一生著作颇丰,但他以铮铮铁骨写就的人生绝响更为世人所敬仰,而这样的气节又何尝不是家乡给予他的精神遗产。
生于书门世家的陈维崧自小聪颖过人,当然,父亲的精心栽培功不可没。苏州名士钱僖开蒙,复社中坚吴应箕授教,后又得江南名士吴梅村、陈子龙指点,这样的豪华阵容恐怕众多官宦家庭也未必可及。
维崧也是孺子可教,10 岁代祖父作《杨忠烈公像赞》,誉满江左,17 岁童子试夺魁, 天才少年,前途似乎不可限量。
然而真正的大家必定要历经磨难,方能有一番成就。明朝覆亡,家道中落,21 岁的陈维崧愤而出游,从此浪旅四方,客寓他乡,于孤篷夜雨、穷愁潦倒中深味家国之不幸,在与众多文坛名士的诗词唱和中抒发壮志未酬的肺腑之痛,一腔热血、几多愁绪化作铿锵歌板,这样的泣血之作为他赢得了隆盛声名,他也由此开创一代词风,其创立的阳羡词派为清初文坛树立了标杆。晚年陈维崧致力于明史的修纂,倾注了全部的心力,却不料因脑疾只 57 岁便溘然长逝。一代词届领袖写下数千辞章,为后世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及至近代,高塍民间捐资助学、兴办书社书院蔚然成风, 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特别是在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领域,涌现出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蒋南翔、虞兆中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蒋南翔的一生一直在为读书而奔走。前半生为了一张安静的书桌,他慷慨赴命,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运动;后半生,为构建新中国教育体系而呕心沥血。破与立,都显现了他的书生意气与赤子情怀。
在一海相隔的台湾,他儿时的伙伴虞兆中也在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干得风生水起。身为工程学教授,他治学严谨,教学认真;身为教育家,他又敢于破除学科壁垒,推行通才教育,主张大学教育应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守正与创新,他遵循的是科学精神。晚年他为高塍的孩子捐书,建图书馆,既为回报家乡父老,也为使耕读传家的传统薪火相递。
的确,这些从乡村走出的一代代学士们都懂得,是乡村教育给了他们精神的底色,还有令其受益终生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宜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栏目主编:孔令君 本文作者:戴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宜兴发布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高塍镇塍西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