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伦·雷乃:敏感的知识分子,法国左岸派电影之魂

[复制链接]

904

主题

1250

帖子

336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3-25 09:4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意大利足球教练里皮一样,法国大导演阿伦·雷乃似乎永远留着一头白发,只不过,没人称他为“银狐”。法国《世界报》曾调侃道,由于他留白发的时间太长,以至于人们可能会忘记他曾经年轻过。但事实上,直到晚年,阿伦·雷乃依旧保持着和年轻人一样的旺盛精力。
毫无疑问,他是法国现代主义大师,著名电影评论家乔纳森·罗森鲍姆认为他可能是“最伟大的法国电影人”,甚至比让-吕克·戈达尔更伟大。
和那个年代的许多欧洲导演一样,仅仅凭借几部早期作品,雷乃便迅速奠定了自己在电影史上的卓越地位,并拥有极为漫长的创作生涯。尽管他后期的作品从艺术性上讲,也许无法与他早年的经典之作相媲美。
阿伦·雷乃

他对抽象的记忆和时间抱有强烈兴趣,其电影中的主要角色无一例外都是成年的中产阶级人士,其作品风格也多少带有一点精英主义色彩。并且,和新浪潮的另一位旗手特吕弗不同,他对儿童毫无兴趣,因为他们几近空白,没有详细的过往和丰富的人生。
《卫报》影评人彼得·布拉德肖指出,作为一个喜爱英国文化的法国文化明星,“他经常融入中产阶级式的超现实主义”,并在影片中展现出犹如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尼·马格利特式的荒诞。
尽管人们喜欢将他和新浪潮电影人放在一起谈论,但阿伦·雷乃的年龄和职业生涯要略早于戈达尔和特吕弗等人。他自战后开始拍摄电影,在当时的法国,人们需要面对战争遗留下的创伤,而这种记忆在许多时候变得有些模棱两可。雷乃于是把记忆作为自己的创作主题,在电影中不断寻求它们。
《夜与雾》剧照

左岸知识分子传统

正如英国著名电影评论家雷蒙德·杜格纳特所言,他是20世纪50年代末法国涌现出的一批非正统的、有影响力的电影导演中的领导者。早年的雷乃对当时流行的商业电影毫无兴趣。凭借着对戏剧和绘画的双重兴趣,他拍摄了一系列与梵高、高更和毕加索有关的短片。这些充满纪录片风格的作品,已体现出雷乃对人性之疏离感的深刻洞察。
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是雷乃电影中时常表现的因素,他把这一主题与亨利·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马塞尔·普鲁斯特的意识流小说联系了起来,并从更广泛的知识和艺术领域汲取灵感。
也正因为如此,他尤其擅长将传统形式与激进内容相结合。
从形式上看,雷乃的电影带有明显的古典风格,然而,他的精神背景属于左岸知识分子的传统。正如美国著名电影评论家戴夫·凯尔指出的那样,这种传统建立在更为成熟的高雅文化基础上,而不是新浪潮那样仅仅以电影为中心。
除了阿伦·雷乃以外,左岸派阵营还包括克里斯·马克、阿格尼丝·瓦尔达、威廉·克莱因、玛格丽特·杜拉斯和乔治·弗兰朱等人。他们拥有强大的智识传统和政治哲学立场,怀揣世界主义的理想,其创作方向与以著名杂志《电影手册》为理论阵地的新浪潮电影人们恰好相反。
阿伦·雷乃

在杜格纳特看来,新浪潮电影人往往倾向于一种寂静主义的风格,并有意保持着传统的、审慎的资产阶级文化。一个典型现象是:《电影手册》的编辑部恰好设立在塞纳河对岸的香榭丽舍大街上。
雷乃曾对媒体表示:“由于年龄的原因,我没有完全成为新浪潮的一部分,但我和里维特、巴赞、德米、特吕弗惺惺相惜……我和他们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关于左岸派与新浪潮之间的不同之处,杜格纳特曾这样写道:“他们紧密结合了社会主义、人文主义、高雅文化和诗歌形式,与《电影手册》阵营的现代资产阶级思潮,以及后新浪潮形式主义、反人文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很少进行宣传,且作品数量有限,但左岸集团却预见到了巴黎后来的社会进程,并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主导法国的电影文化。
阿伦·雷乃无疑展现了左岸知识分子最为敏感的一面。在他的影片中,人物总是表现出沉默、谦虚、礼貌,以及渴望获得尊重的状态,并带有一种含蓄的孤独感。
而这些故事其实并非出自雷乃本人之手。玛格丽特·杜拉斯和阿兰·罗布-格里耶是左岸集团里最重要的作家,雷乃与他们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时常鼓励他们把剧本写成文学作品,而不是单纯的剧本。然后,他便将他们的视角转换成电影语言,用一种充满强烈的感性风格将其表现出来。
《高更》剧照

现代主义的两部杰作

影评人詹姆斯·昆特认为,与安东尼奥尼一样,雷乃从根本上拓展了电影艺术的可能性。在拍摄了一系列著名的短片之后,雷乃创作了现代主义电影史上的重要作品——《广岛之恋》。他在这部影片中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剪辑风格。
这个讲述日本建筑师和法国女演员之间的爱情故事,更像是情人之间漫长的“对话”。布拉德肖写道:“历史与个人叙述的冲突,拒绝提供清晰的意义,强烈的情感表达——这一切在当时的影评人看来,都充满了挑衅。”
它结合了纪录片的写实主义和长篇电影的抽象特征,以及公共性与私人化、过去和现在、事实与技巧、“客观”形象和“主观”独白,加上非常规的蒙太奇手法,这些元素成为了雷乃最具辨识性的个人风格。
而这部影片的激进色彩,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杜拉斯撰写的剧本,一些电影的激进的内在性归功于编剧玛格丽特·杜拉斯正如美国著名电影评论家戴夫·凯尔所言:“杜拉斯的剧本为雷乃的电影注入了文学现代主义,并形成了一种非线性的叙事风格。”
《广岛之恋》剧照

同样,雷乃的另一部代表作《去年在马里昂巴德》,也离不开编剧阿兰·罗布-格里耶的贡献。这部影片曾令许多人感到困惑甚至恼怒,但同时,也令一些人深深着迷。如今,绝大多数影评人倾向于将它看作是一部超现实主义杰作。
在一栋巨大而又怪异的大厦里,一场慵懒的、梦幻般的周末派对正在进行,一男一女在这里相遇。男主人公X有意提起去年他曾与女主人公A有过一段秘密恋情,A却声称从未见过X。当他们在巨大的城堡走廊上徘徊时,A起初完全不相信X的话,并不断抗拒对方的求爱,最后却被错乱的记忆和暗示迷惑了。
正如昆特指出的那样,在格里耶提供的故事框架里,雷乃“将对时间和记忆的探索延伸到了一个更为纯粹的精神领域,一个似乎没有历史、政治和心理学的领域。迷宫般的叙述,巴洛克式的栏杆,洛可可式的走廊,和令人难忘的城堡花园,使其成为了一部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景观电影,让那些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也对其过目难忘。”
雷乃通过制造重复的线条与情境,用一种时光倒流的方式,以及独特的黑白宽银幕图像,来实现一种超现主义的催眠力量。和许多划时代的电影一样,该片所展现出的激进风格同时引来了夸张的赞誉和苛刻的嘲讽。
批评者们声称雷乃不过是一个追逐时尚的导演,指责他让人物屈从于形式,让情感屈从于抽象,但这并未影响该片在国际上取得成功。《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最终斩获了1961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剧照

从被压抑的记忆到令人愉快的荒凉

从1966年的《战争终了》(La Guerre Est Finie)一直到1977年的《天意》(Providence),雷乃拍摄的电影几乎都以记忆为中心,运用蒙太奇手法唤起人们头脑中不可预知的联想。和早期作品相比,这一时期的影片在技术层面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纽约客》影评人理查德·布罗迪看来,雷乃是一名完美的电影工匠,对他来说,技术可以用来超越事物的表面,“揭示出底层世界,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在《天意》中,英国著名莎翁剧演员约翰·吉尔古德饰演一位酗酒成性的作家,他在片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几乎完美回应了雷乃的批评者们:“有人说,我的作品在追求风格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情感。我想说,风格就是情感——是用最优雅和最经济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情感。”
实际上,从《天意》开始,雷乃的风格逐渐发生转变,到1980年的《我的美国舅舅》(Mon Oncle d ' amerique),标志着他彻底转向了一种更为传统和优雅的风格。和早期作品中时常出现的被压抑的历史与记忆相比,后期的雷乃更偏爱诙谐的喜剧,并以此对社会习俗做出精妙的评论。尽管如此,超现实的元素依旧广泛存在于他的后期作品中。
《我的美国舅舅》剧照

《我的美国舅舅》集中表现了晚年雷乃性格中散发出的更为有趣和讽刺的一面。影片在三个不同的故事之间切换,以探索一个共同的主题。这种结构也成为了其后期作品的一个核心要素。
戏谑性的风格,几乎贯穿了雷乃后期的整个创作历程,尽管本质上看,这些影片依旧是严肃的。在接受一家法国媒体采访时,他曾表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带有“荒腔走板”的效果,表现出“令人愉快的荒凉感”。
《我的美国舅舅》可以看成是雷乃创作生涯的分水岭。实际上,绝大多数影评人对他的印象都源自80年代以前的那些作品。然而,但凡特立独行的艺术家,都不喜欢外界强加的标签,雷乃也不例外。
在2009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暮年的雷乃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在颁奖典礼上,他这样说道:“我读过一些文章,说我是描绘记忆的电影人,我一直拒绝那个标签。我的兴趣不是怀旧,只是想拍摄一些有关虚构世界的电影。”
记忆与想象,在超现实主义语境下,也许本来就没有清晰的界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