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兰州旅游必读,从兰山到黄河,众多精彩景点,一网打尽

[复制链接]

933

主题

1272

帖子

34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2 17:1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三部分 兰州城市印记——两山之间

同许多城市相比,兰州无疑是个性鲜明的城市。而这个城市的个性,是有其独特的地理地貌,所决定的。正如我们前文所述,整个兰州地区地处黄河上游,在三大高原之间,又是黄河四大古渡,丝绸之路重镇,更是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游牧部族往来的孔道。
从秦蒙恬在兰州黄河边设立榆中县后,兰州移民数量就迅速增加到万人,从这时开始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一五建设时期,兰州人口猛增到了70多万。
独特的地理形势,和相互交融的移民,决定这是一个多种文化,交汇的地方。
1.夏秋时节,兰州旅游的最佳时机
冬日,从空中看兰州,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光秃秃的黄土地。人们,春种夏生,秋收冬藏。冬季,对北方而言,一切都深深隐藏在黄土地之下。著名诗人唐祈曾将冬天兰州的皋兰山比作,脱了毛的骆驼。夏天,兰州的皋兰山有是另外一种情形。
在江南长大的王宠,是个典型的背包客,四处游历是他生活的一部分。很有经验大他,选择了夏天到兰州旅游。的确,夏天的兰州和冬天相比,有天壤之别。


我是在一个三伏天见到的王宠,他一身清凉打扮,出现在兰州火车站。王宠对外出旅游很有经验。在兰州依靠着他的经验,对行走线路,进行了仔细设计。兰州是一个狭长的城市,整个城市沿着黄河的河谷地分布,兰州城区的几个区也就这样自然划分了。
2. 一路车,外地游客,了解兰州的钥匙
在兰州火车站,王宠上了1路车公交车。1路公交线路是兰州历史最为悠久的线路,从兰州火车站出发,然后经兰州大学(盘旋路)、东方红广场、南关十字、西关十字、小西湖、七里河、最终抵达西站。这条线路所经过的地段,是兰州最繁华的地段。
选择一条恰当的线路,是了解一个城市的钥匙。在兰州大学,能看到忙碌学子们,这是一个城市的希望所在。在广场,晨练的人们听歌起舞,虽然正在修建中的地铁,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但也给人们给了无限的希望。而随后,经过了兰州的几个商圈,大批的上班族,上上下下,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这个城市的活力。


40多分钟后,公交车终于到站了,王宠并没有满足的坐在公交车上了解兰州。他一天的行程才刚刚开始。下一步,他要登上皋兰山,去真正感受这个城市气息。兰州是地处两山之间,黄河在山脚下穿行,这座城市兼具水之灵秀和山之雄浑。
3.兰州皋兰山,祁连山与黄土高原结合的产物
王宠的下一个目标是皋兰山。 上午11点多,皋兰山最高点营盘岭,收割后小麦地里,一位70岁的老人,正赶着牛犁地。翻开的土壤,如同被打开的亘古书页,暴晒在阳光下面,展现着它们隐藏的秘密。
营盘岭是皋兰山的最高点,历来兵家必争,解放兰州时,解放军攻占营盘岭,从而控制了皋兰山,最后锁定了胜利。


皋兰山是兴隆山南侧——七道梁北麓间的黄土山梁被黄河切割后形成的陡峭山峰,海拔在1800-2100之间。营盘岭是最高峰海拔2129.6米,是兰州市区最高山峰。
皋兰山西起龙尾山,东至老狼沟,形若蟠龙,‘高厚蜿蜒,如张两翼,东西环拱州城(兰州城),延袤二十余理。’皋兰山是兰州城区的屏障。
皋兰山是黄河和祁连山相结合的产物。如果说祁连山是皋兰山的母亲,那么黄河就是皋兰山的父亲。祁连山孕育了皋兰山,而黄河塑造了皋兰山。从地质构成上说,皋兰山是祁连山的余脉。走在营盘岭上,只见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一层层的梯田,环绕在山间,碧绿的玉米,淡灰的莲花菜,收割了的小麦,散布在田间。
4.骑车上兰山,七百米垂直高差,最具挑战的运动
4500年前,这里有先民生活。1981年4月初,皋兰山公社三营四队平田整地时,发现了一处新石器的半山类型的墓葬。半山类型是马家窑文化的中期类型,距今大约在4650年到4350年之间。这个遗址的发现给我们展现了那时兰州居民的基本生活状况。


爬兰山,是许多人喜欢的运动项目,尤其兰州的年轻人和老年人,格外喜欢爬兰山。以前,兰山登山步道没有修好,人们只能从山间的便道上山,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如今,五泉山的东西两面都修建了上山步道,爬山方便多了。王宠的另外一位旅友,老张就喜欢徒步上山,每隔两天,爬一次兰山成为他生活的必须。
为了赶时间,王宠并没有选择步道上山,而是在铁路桥下,坐了一辆山上茶园的接送车,花了10元。就轻轻松松,抵达了山顶。沿途不时能看到一些“牛人”骑着自行车上山,从海拔1500多米的市区,骑车到海拔2200米兰山顶上,700多米的垂直高差,可不是一般人就能上去的。
5.兰山顶上望兰州,别有风味在人间
兰山,这座古老的大山,见证了2200多年来兰州的风云变化,也见证兰州文化底蕴和个性的养成。正在渐渐地变成了兰州的爬山、骑车的时尚运动之地。雄浑的大山,也铸就了一群,不畏高山,奋勇向上的人们,这也是这个城市人们的个性。
在兰山上王宠找了一个茶园,惬意休息了一个中午,扎实了享受兰州喝着三泡台,眺望兰州市区的享受。然后,徒步下山了。人们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
其实,有了登山步道后,下山更加方便了。半个小时后,他便冲到了山下的五泉山公园。


实际上上,雨天是兰山最好时候。每逢风雨飘洒,或者雨后初霁,山间云雾四起,山上楼台亭阁若隐若现,疑为天上宫阙。有时在早晚时分也有白云轻烟,缠绕山腰,形成兰山烟雨。兰山烟雨是兰州古八景之一。
在兰山脚下的五泉山公园。五泉山以儒为宗的文化内涵,是兰州这方水土的根脉所在。如果皋兰山是兰州的大树,那么五泉山就根深蒂固的树根,兰山则是蓬勃向上的树梢。
6.兰州名胜地,必有五泉山
“兰州名胜地,共谈五泉山”这是董必武1956年游览五泉山时,留下的诗句。背后是,五泉山两千多年间不衰的盛名。五泉山公园,以五眼名泉和佛教古建筑为主,现存最早的一所建筑“崇庆寺”内的“金刚殿”,系明代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所建,距今已有600余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远征匈奴,途经此地,将士饥渴,他鞭响泉涌,遂成甘露、掬月、摸子、惠、蒙五泉。
五泉山建筑群分为东中西三路,从山门沿中间通道直上,有蝴蝶亭、金刚殿、大雄宝殿、万源阁、文昌宫、地藏寺、千佛阁等古庙宇依山就势排列,层层相叠,以石阶亭廊相连。三路均有楼台亭阁、长栈虹桥、清泉飞瀑,布局各异,自成体系,各有独到之处。
许多人文人墨客,或在今三台阁附近(明初所建,原为魁星阁)登高望远,或在皋兰山的北坡五泉山上品茶,或者站在城墙上遥望皋兰山,他们吟诵唱和,留下了大量的诗文。


明代探花黄谏,在其《游五泉山》中写到:水结禅林左右连,萧萧古木带寒烟。共夸城外新兰若,自是人间小洞天。清代诗人写道:“城郭皋兰北,衙斋面翠微。雪中千帐驻,树里五泉飞。……”
明代,理学大家段坚晚年在五泉山依岩做洞,筑东园南村别墅,读书讲学。卒后,葬在五泉山东龙口与红泥沟之间的塔子坪,上世纪七十年代尚有三通碑,今已变为民居了。倡导修建五泉书院的著名文人秦维岳是兰州后五泉人,曾布政使、按察使等职,后修《皋兰县续志》,长期担任五泉书院山长。秦维岳晚年隐居在后五泉的听雨山房,他的诗集被人们称之为《听雨山房诗钞》。
今天读着秦维岳的诗文,依稀能见到一个孤单的身影,在兰州后五泉山的一个小四合院中埋头读书,偶尔在夜雨中传出阵阵诵读声,点缀着皋兰山的夜色。
7.中山林,甘肃省的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园
离开五泉山后,就来到了中山林。1926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国民军决定在兰州城南植树造林以缅怀孙中山先生。身为省建设厅厅长的杨慕时立即动员省政府职工、在校学生开始了植树造林,并用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大量的民众参与植树造林。杨慕时带领民众在龙尾山下栽植树木,疏浚称之为小五泉的窟沱,又开沟引左右之水汇聚于下,用来灌溉,成活率很高的苗木逐渐成林,取名为“中山林”。
中山林大致在今白银路以南至山根,东起五泉山公园的西龙口,西起马家坡。兰州有三个五泉:五泉、后五泉、小五泉。小五泉就在今天中山林十字附近的兰州八中一带,泉水汩汩流淌,是城南居民的饮用水源。到1937年抗战爆发时,中山林已经是绿树成荫。十余年间,人们在这里栽种了各种树木10万余株,有松树、白榆、臭椿、刺槐、柳树等等。


中山林是甘肃省的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园。从抗战开始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山林公园是兰州的文娱中心,一幕幕大戏在这里上演。国民军入甘实际上,将东南沿海的时尚引进落后的甘肃,中山林也是当时的甘肃的时尚中心,不仅各种新思潮在这里传播,而且在去中山林喝茶额成为当时人们一种风尚。
站在邮政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向西南望去,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今天的中山林仅仅是一个车站而已,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中山林和中山林公园是兰州文娱中心。
8.中山桥,黄河上游第一座铁桥
过中山林后,喜欢徒步的王宠向中山铁桥出发。天气很热,气温接近了30度,可这对生活在南方的王宠来说,并不算啥。相反,他感到非常惬意,笑说这是天然空调。
20多分钟后,他就走到了中山桥。兰州中山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百听不厌的话题。自中山桥开始兰州就有了一种桥的情结,今天中山桥的“桥子桥孙”已经不可胜数了。
兰州中山铁桥,全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桥上飞架5座平顶钢架,原为红色,抗战期间改为灰色,上世纪五十年代大维修时,在桥上加装弧形钢拱。


在中山桥之前,兰州黄河上有修建于明代的镇远浮桥。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明军在定西消灭了王保保的主力后,为渡河方便在兰州城西七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浮桥。其后,人们多次加固调整。清末新政中,人们决定在黄河修一座跨黄河铁桥,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代表甘肃地方政府的彭英甲同德国商人喀佑斯签订了修桥合同。合同规定,铁桥自完工之日起计算,保固期80年。在保固期内无论冬夏,倘因河水暴涨,漫溢进城,将桥冲毁时,与泰来洋行无关,除此而外,如有损坏泰来洋行一定赔修。合同签订后,德商便将兰州黄河铁桥的设计,委托给了美国桥梁公司设计,而具体的施工则由德国泰来商行负责。
宣统元年(1909年)8月8日,黄河铁桥终于竣工了。验收通车,工期比预定的工期提前2个月。在旧中国,兰州中山铁器与济南道口铁桥、郑州铁桥同列为黄河上三大桥梁。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桥,沿用至今。


此刻,正是下午的旅游高峰。中山桥上人来人往,不少旅游团跟着打旗子的导游,在桥头听这段历史。中山桥,已经成为兰州旅游的标志,到兰州旅游,不到中山桥,等于没来兰州。
9.印度象皮鼓,白塔山上三宝有传奇
而中山桥对面就是兰州白塔山,它也正在成为兰州的新名片。白塔山位于兰州黄河北岸,雄伟壮美,是兰州历史的见证。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白塔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和建设,已经融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与一体。塔影河声,绿树丛林,亭台楼榭,不断吸引着兰州市民和外地游人的关注,已经成为兰州市的主体画屏。


白塔山白塔古刹遗址建寺之始,已无确考。相传,元代成吉思汗征伐西夏时,为殡葬吐番高僧,建古刹及白塔于其巅,故名白塔山。明正统末景泰初(1448年—1452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诚重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甘肃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白塔山遂成兰州八景之一“白塔层恋”。1958年8月,白塔山的整修工作开始,在坍塌的前山古建筑废墟上,利用旧城改造拆除的建筑构件,兴建了集砖刻、木雕之精华,融亭台楼阁于一体的三台建筑群,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并整修白塔寺、凤林香袅牌坊、罗汉殿、三宫殿、云月寺、望河亭等十多处建筑。如今白塔山经过再次整修,整个面貌焕然一新。登上白塔山,俯瞰金城晨烟暮霭,山河风情,尽收眼底。
10.1954年,兰州背冰绿化白塔山
这座山是兰州人百折不回精神的见证。1954年,全市人民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大力开展荒山绿化和义务植树劳动,冬战严寒、背冰上山,夏斗酷暑,担水上岭,为白塔山添上了第一抹绿色的春意;1956年国家投资修建三级水泵提灌设施,引水上山,从而加快了白塔山的荒山绿化。如今,建成了从黄河南岸到牡丹亭的缆车索道,又新建了碑林草圣阁、碑林书法展馆等建筑。如今,白塔山已成为兰州极具黄河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


走过中山桥,从黄河北面的天桥上过滨河路,便上了白塔山公园。他顺着游山步道,一个小时后,便站在了山顶。此时,回望山下,只见山下高楼林立,密密麻麻。中山桥上行人游客,川流不息。桥下黄河哗哗流淌,快艇呼啸而过。
仁者乐山,黄河两岸的山,给了兰州雄浑气势,且坚韧不拔。这是兰州人性格中另一面。执着,不达目的不回头。
王文元原创作品
请关注 请转发
版权已保护,转载微我, 以免误伤,盗用必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