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90|回复: 0

阿里、京东、腾讯再掀“流量”暗战,530000家药店慌了?|医线

[复制链接]

369

主题

369

帖子

111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1
发表于 2021-1-26 03: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钟小玉
编辑|刘岩
图源|pexels
利益的重合和错位,引发一场围绕全国 530000 家药店的 " 流量暗战 ",以及万亿级市场竞争的逻辑对决。
" 原来躺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一位传统连锁药店一把手如是说。
近年来,线下药店的日子普遍不好过。作为医药零售市场的 " 毛细血管 ",全国线下药店是庞大的存在。据药监局 2019 年度统计年报,零售连锁企业门店及零售药店接近 53 万家。而受自身模式数字化的困局,部分药店的效率开始落后,时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中康 CHM 监测数据显示,2019 年有 44% 的零售药店销售额下滑 5% 以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股新势力已高速崛起。其中,有以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等业务为代表的 " 医药电商平台 ",以叮当快药等为代表的 "O2O 送药平台 ",以及以高济医疗等为代表的其他药店连锁力量。特别是背靠大流量平台的公司,更是引发二级市场热情。


我国互联网医疗上市公司最新市值(截至 2021.1.23)
以京东健康为例,去年底登陆港交所,当天股价涨幅便超 55%,市值超 3400 亿港元,如今仅过一个月,最新市值突破 5000 亿港元。从 2020 年中期营收结构可以看到,其医药和健康产品电商业务占总收入比例超 85%。
但商业永远是峰回路转。尽管互联网巨头来势汹汹,但并未对规模庞大的实体药店们造成颠覆。反而是处方外流,给药店们带来了新的 " 生意 "。而就在近日,国家医保局再出 " 两定 " 新政,加速定点医疗机构和实体药店对接医保,消息一出,A 股连锁药店集体涨停。
药店生意 " 忽冷忽热 " 的背后,其实是这场万亿市场规模的医药零售战中,各大玩家在线上线下的融合和对决。互联网巨头看中了药店的线下精准流量,而药店则想借由互联网实现线上转型。双方主体利益的重合和错位,使得一场更大的 " 流量暗战 " 一触即发。


互联网巨头 " 花式 " 入局
去年 9 月份,老百姓大药房成为第一家引入 BAT 战略资源的医药连锁上市公司。其发布公告称,腾讯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受让公司股票,占公司总股本 1.07%。通过入股,腾讯将共享老百姓大药房旗下超 5000 家药店的资源,做 " 基础设施 " 搭建者。
阿里则是先后入股多家地方药店连锁,包括山东漱玉平民、安徽华人健康、贵州一树、甘肃德生堂等。据往年公告显示,贵州一树经营药房超 1000 家,漱玉平民及其附属公司经营药房超 1200 家。此外,阿里健康在自营业务的基础上,联合药店连锁,探索 O2O 模式。
有京东集团的资源和流量的加持,京东健康在过去两年一路狂奔,据 Frost&Sullivan 报告,按收入计,京东健康已是 2019 年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对于线下渠道的拓展,京东在做联盟药房的同时,也在拓展自营的京东大药房线下版图。
而美团,则凭借配送端的优势,吸引了近 10 万家药店入驻,据其 2020 Q3 财报显示,平台单季药品类订单同比增加超 2 倍。美团当然不甘于此,就在 2020 年 12 月,其再出手,申请 " 美团专业药房 " 商标。
为何互联网巨头大举进入医药零售?在软银中国合伙人刘缨看来,常规用药势必会流出医院,以提高公立医院医生的医疗服务效率,以及优化医保的支付效能,这样一来,将诞生万亿级规模的医药零售市场,而这也正是社会化零售平台的机会。而疫情,则加快了市场需求的整体释放。
依托流量和资源,互联网巨头们在医药电商上有 " 先天优势 ",但在近一年,线下动作尤为明显。比如阿里、美团,都在 2020 年大量铺设线下药品智能取货机,而覆盖周边社区的实体药店们,也成为了各大巨头 " 争抢 " 的香饽饽。
平安创投 CEO 张江认为,巨头首先争抢的是场景,因为医疗很难脱离线下场景,药店则被看作除医院外的第二大线下场景。其次,医院控制药占比,使得药店的功能作用在增大,特别是客单价高的处方药,线下更容易获取用户信任。此外,线上医疗流量不够精准,且转化成本相对较高,线下药店庞大的基础流量能更好为线上做补充。
另一位行业观察者则认为,互联网巨头的流量入口众多,而医药电商这一流量入口正处在红利期,对巨头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接住这批流量,把它们沉淀下来。线下药店的药事服务相对较重,是更好的流量承接点。
可以说,巨头 " 看中 " 药店,那后者是否都乐意成为互联网玩家的 " 合作伙伴 " 呢?


从担忧到 " 谋变 "
对于和大流量互联网平台的合作,药店却难掩顾虑,有 " 线下流量被吸走 " 的担忧。但同时,药店也迫切需要线上的服务能力和流量。这一矛盾伴随一系列双方的 " 战略合作 " 新闻,成为药店和电商微妙关系的注脚。
从前两年开始,药房开始主动承接线上流量。作为本地生活的重要一环,线下药店的店铺也开始出现在京东到家、美团外卖等互联网平台的搜索中。
社会药房的压力正在与日俱增。尽管多是覆盖社区周边,但缺乏品种优势以及院边的位置优势,正在被电商挑战。一些药店除了卖药本身,开始做会员服务,增加服务功能,比如慢病管理。可见,药店对数字化的需求也更加强烈。
1 药网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向创业邦回忆,团队曾先后尝试了五六种与药店的合作模式,起初推进颇有挑战,但在 2018 年底,能明显感受到药店 " 主动求变 " 的态度,合作开始起到连锁反应。
1 药网的方式是,给药店提供一系列的 " 云解决方案 ",包括云药房、云诊所、云库存等。比如 " 云药房 ",便是让药店能够在线上开店,用户直接线上下单,线下店取药,以此扩大药店的服务半径。
而和互联网平台的合作,药店往往倾向选择流量更强的平台。线上流量对药店的吸引力在于,无需付出额外的获客成本,只需要交付成本,然后给到大平台一些返点即可。
" 更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共同承担风险,看线上线下能否跑得通。"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 长远来看,保持好一个生态,很重要的一点是,利益关系一定要梳理好。"
但在元璟资本张世璞看来,药店一定要关注营收来源,如果过度依赖大平台,议价权容易降低。而且对于新增的电商流量,能不能把流量留住,是关键。
如何获取流量并留住?是摆在电商和药店面前共同的命题。


巨头火拼,其他玩家如何 " 突围 "
事实上,除了互联网巨头有稳固的流量池,其他医药电商们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还是获客。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告诉创业邦,当前一些医药零售领域的玩家推出线上问诊,实际更多是引流的作用,作为集单的工具。
在张世璞看来,流量来源主要两部分,一是 O2O 导流,二是平台从外部线索中获得的流量增量,而平台的价值,更多体现在 " 增量 " 上。
" 如果只是作为一个转流量的平台,意义不大,最重要的一点是,怎么把池子里的水变活。" 他谈到," 让原来在线下的人在线上买药更方便,这可能只是模式的 1.0。"
流量的竞争,本质是滚雪球的过程。要看这个雪球,究竟是基于用户需求的雪球,还是 GMV 的雪球。张世璞谈到," 如果是很差的投放模型,来获得 GMV,这个雪球其实是脆的,流量来源受限的时候,这个生意稳定性就很差。如果雪球是稳步缓慢增长,但很夯实,比如复购很高,获客成本可控,获客渠道多样化,风险低,这样的经济模型是更好的。"
流量来源和留存,构成了 " 流量 " 暗战的主体脉络。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流量规模仍然是 " 暗战 " 的核心诉求。为何巨头争抢社区团购,其实也是类似逻辑。线下由实体店或者团长,将区域流量进行归集,在非恶性竞争的影响因素下,能够相对容易地构建起庞大的私域流量池,为巨头流量生态流转和变现,提供重要方式。
在张江看来,互联网巨头有符合其特征的打法。在互联网大流量下,即使转化率在一个较低的范围,也能够支撑较大的规模。对于创业者来说,就不能以同样的流量逻辑来做,因为没有流量优势。更好的方式是,立足单点优势,进行深耕。


图源:pexels
流量的留存,是这场 " 暗战 " 的另一关键。
2015 年,1 药网于刚和团队开了次 " 遵义会议 " ——讨论在面对阿里、京东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时,公司到底该怎么走。作为连续创业者,他此前创立过 1 号店,经历过电商的 " 流量战 ",深知 " 单一的垂直电商很难生存 "。
于刚找到的差异化路径是做 " 专业度 "。在 B 端,连接药企、医生、药店、诊所和保险,做 " 科技赋能者 ";在 C 端,便可通过与 B 端深入合作的方式,给患者提供更多增量服务,从而构建起更为精准、牢固的私域流量池。
" 流量可以帮你卖保健品、大健康的一些产品,但医药的专业化要求很高,不仅要求平台的药品齐全、质量有保障,还需要专业的用药指导,药品存储也要符合特殊条件。患者来买药,价格不是唯一因素,很多时候是受可及性和专业度的影响。" 于刚谈道。
而线下药店们,在这场 " 流量 " 暗战中,找到了应对竞争的抓手——通过品牌的认知效应,传统药店连锁龙头打响了自家线下私域流量的 " 保卫战 "。去年 8 月份,有媒体报道称,老百姓大药房、一心堂商谈建立中国最大的药房连锁店。尽管两家公司都予以否认,但线下药店连锁从近两年开始,确实动作频频。
比如老百姓在去年引入腾讯作为战略投资方时,其董事长谢子龙称," 引入腾讯只是开始 ",可见其对转型医药新零售的跃跃欲试。而就在今年 1 月份,老百姓又以 2.39 亿人民币金额,战略投资了医药连锁企业兰州惠仁堂,后者成为前者全资子公司,扩充了其实体药店版图。
品牌的作用,是留存流量。特别是对于处方药的院外渠道平台,C 端信任度一定程度取决于平台的品牌。这也是京东健康为何投入重金,在线下大力布局京东药店,并表示要做全民健康管理的原因。
" 如果做线上,很难让品牌深入人心,用户可能更多地是把你当作一个渠道来看。但在 SKU 都类似的线下社区药房中,消费者就可能选择品牌溢价高一些的药房。" 元璟资本张世璞谈道。
那么,药店规模是壁垒吗?尽管药店连锁主动承接线上流量,并有地理优势成为 " 最后一公里 ",但在这场 " 流量暗战 " 中,想要反击甚至是占主导地位,还是依赖其是否构建起了核心能力。
平安创投张江告诉创业邦,具备战略价值的药店要有几个核心能力,一是服务医院的能力,以此抓住处方外流的红利;二是和上游供应链及药企合作,获得品种优势;三是对患者的服务能力,特别是要抓住自身线下独特的优势。" 有这三种优势的药店,才是必争之地。"


" 终极 " 竞争
流量的较量,让医药零售赛道的玩家得以 " 出圈 ",有机会成为用户的生活方式。但竞争远不止此。
在青桐资本投资总监薄奥克看来,目前药品新零售已进入中场,主要模式是以数据 + 配送的线上线下结合,来冲击传统医药线下店的市场。" 规模越大成本越低,稳定运转的庞大体系建立起很高的壁垒,新零售模式肯定是近两三年医药零售的主战场。" 薄奥克谈道。
而在刘缨看来,新零售的竞争优势将主要来源于三点——线上运营经验带来的效率优势、基于供应链的品种优势,以及配送的资源优势。整个竞争需要渠道、资源、资金。
决战前夜,医药零售玩家们相继补充弹药。据 IT 桔子数据,仅 2020 年期间,医药电商公司融资事件达 23 起,融资金额近百亿人民币。其中,融资后估值 10 亿人民币以上的玩家有上药云健康、111 集团、泉源堂、正和祥医药、叮当快药、妙手医生、兰州惠仁堂等。


近一年融后估值超 10 亿的医药零售赛道公司
数据来源:IT 桔子,创业邦制图
从商业模式来看,相对医疗服务,药品零售更容易做标准化,以及规模效应明显,这也是互联网巨头擅长的方向。对比美、日等发达国家药店连锁的高集中度,我国的格局还相对分散,即使 Top10 的连锁药店的市占率,也仅占 20% 左右
这给互联网巨头的下场,带来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一位业内观察人士认为,巨头试水线下,认为这是一个大的方向,原因之一是这并不是一个无底洞烧钱的行为,其投入产出比还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但在这场多方参与的角逐中,谁将被整合?整合的程度有多深?尚未可知。
医药零售的复杂性在于,它并非一个孤立的赛道。医生、患者、医保支付三方话语权的相互作用,使得这场战役快速铺开,延伸到互联网医院乃至全民健康管理市场的争夺。
平安创投张江谈到,对于赛道玩家而言,无论其主要收入是来自医疗服务还是药品等,最终比拼的,都是成为患者心中的首选,而线上线下的关键竞争无不来源于此。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