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贺岁档来了!下一部《流浪地球》在哪?他看了那么多科幻片项目后发现……

[复制链接]

348

主题

348

帖子

105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5 14:3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9 年被称为 " 国产科幻片元年 "。但自《流浪地球》后,科幻电影并无新的佳作。
今年 8 月,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被称为 " 科幻十条 ",大力助推科幻电影发展。
面对科幻片,华语电影人应该如何努力呢?
这是王红卫第二年参加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国内以科幻为主题的电影节展本就不多,而每一次几乎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论坛上,主持人让 " 金牌策划 " 王红卫聊聊,近期科幻项目观后感究竟如何。
他调侃道:" 科幻太热了,项目特别多,评审都不够用,似乎总是我们这几人,脸都看腻了。"
观众爆发出笑声,继而又短暂的沉默。

疫情并没有浇灭人们对科幻的热情。作为《流浪地球》的策划、编剧,这一年,王红卫收到了许多科幻剧本。
但是," 大多质量堪忧 "。
以科幻电影的眼光看,它们没有达到科幻的基准线。如果不以科幻,仅以普通类型电影的眼光看,好像一夜回到 15 年前。
那是 2005 年,中国的电影市场刚刚起步,观众再次走进电影院,所有人欣喜不已。
在大学导演系教书的王红卫忽然发现,自己再也无法享受闲暇时光了。伴随中国电影市场的兴起,他开始变得忙碌。一大堆剧本和项目送到他的手上。
彼时,他的观感是一些项目并非能否赚钱的问题,而是连基本的剧作常识都没有。
经过 15 年的发展,电影项目的常识性错误越来越少。直到这两年,忽然热起来的科幻电影,又让他仿佛回到 15 年前。
一切,让人喜忧参半。



科幻片绝不只有太空、人工智能等几个既有类型
解放日报 · 上观:这是您第二次参加蓝星球科幻电影周,创投项目的质量比一年前有所进步吗?
王红卫:比起我之前看到的剧本,以及平时接触的社会项目,确实有一些进步。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些人还愿意继续 " 掺和 " 科幻电影这件事的一个原因吧。
解放日报 · 上观:但您也指出,其中有一些犯常识性错误的剧本。这些剧本是出自没有经验的 " 外行 ",还是说,职业编剧可以驾驭其他类型的电影,但科幻就不行了?
王红卫:前者居多,主要是大量外行涌入。也因为去年《流浪地球》太火,让许多人注意到科幻这个类型,形成了巨大的话题量和影响力。有些人认为科幻是风投,是机会。
也有一些人原本是科幻爱好者,此前没有与影视相关的从业经验,可能只是写写小说、看看电影。忽然之间,感觉自己爱好的东西大银幕上正在流行,那不如转行写电影剧本试试。
相对而言,职业编剧写科幻的是最少的,他们或许不会犯剧作上的常识性错误,但是科幻内核不足,大多只是披了件科幻的外衣而已。
这 3 类人,比例大概 4:4:2。
解放日报 · 上观:这次的创投项目中有几个令人印象深刻。比如,有一个故事内核是从单车坟场延展开来的。有一个项目,用对外太空的向往,勾连起青春怀旧与中年危机。
王红卫:总体来说,可以用 " 多元化 " 来形容。这次我们看到的项目,并非全是硬科幻,一部分人正试图拓展科幻题材的边界,用不规范的界定来说,有 " 心理科幻 "" 数学科幻 "" 语言科幻 " 等,林林总总。
科幻片绝不只有太空、人工智能等几个既有类型。我非常鼓励中国电影从本土社会文化出发,进行科幻尝试。
解放日报 · 上观:但社会舆论似乎更关注 " 硬科幻 "。有人认为,能拍出成功的硬科幻电影,意味着我们的科技、文化、工业体系达到一定的综合水平。更多寓意和期待,其实是在电影之外。
王红卫:就硬科幻题材来说,我们目前的人才储备、工业储备是严重不足的,支持不了几部。可能还找不出《流浪地球》以外的第二个比较成熟的团队。
再者,我不喜欢用 " 弯道超车 " 这样的词去灌鸡汤、画大饼。只要适合这一代年轻电影人的创新,都值得鼓励。
多做几部成功的电影,比说一万句话管用
解放日报 · 上观:近两年,谈到科幻电影,谈论技术的内容多了起来,比如 " 虚拟棚拍 "" 后期前置 " 等。是因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刺激到了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成长?
王红卫:工业体系涉及意识层面、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管理层面等多个方面。
一般来说,科幻类型片对工业体系的刺激比较大。这是因为一部科幻大片涉及非常复杂的流程、分工与团队合作,不可能靠导演一人之力去完成。
《流浪地球》是在剧本走到一半时,概念设计、特效创作等就已经介入。如果剧本全走完,再一步步来,估计到现在还没上映呢。
它的成功,让大家开始意识到电影有工业属性,大制作类型片需要按照科学的方式工作,制作流程渐渐被业内重视。这是影片带给电影工业体系的良好促进。
比如,我国的特效公司 MORE VFX,在《流浪地球》之前已经制作过大量电影特效。但是前面那么多部加起来,都不如一部《流浪地球》出名,公司因此快速被人熟知。
大家终于不再小瞧中国特效工业,也意识到特效不再是 " 打补丁 " 的活儿。
解放日报 · 上观:听说郭帆团队、宁浩团队的核心人才,在电影完成之后都散落在中国各大类型电影的创作中。
王红卫:这些个体就像种子。
工业体系怎么建立?撇开钱不谈,它不可能靠政府制定出来,不可能靠专家呼吁出来,不可能靠学者设计出来。
第一,需要整个行业具有工业意识。第二,需要有能力的人,踏踏实实在各个岗位做事,系统才会逐步生长起来。
给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等待种子发芽。这些人的散落,最终会对电影工业系统的成长和完善起到关键作用。
解放日报 · 上观:也有人总结,好莱坞电影是制片人中心制,而我们是导演中心制。对科幻电影而言,哪一种制度更好?
王红卫:这个话题特别有意思。
卢卡斯是好莱坞现代科幻电影产业奠基人,他开创性地执导了一部科幻作品,但此后就转做出品人。他既是导演中心制,也是制片人中心制。
我曾经和郭帆开玩笑说,你不如接下来也做卢卡斯。
当一部电影具有开创性时,主创团队往往身兼多职,出现导演、制片合二为一。
而当行业的门被推开后,主流科幻电影可能还是朝制片人中心制发展更好。因为科幻电影需要的工业体量太大,导演以个人之力难以完成。
做比说更重要。如何打造中国自己的电影工业体系,多做几部成功的电影,比说一万句话管用。做多了,才能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才谈得上进一步发展和研究。
解放日报 · 上观:怎样才算 " 成功的电影 "?
王红卫:我自己认为做出的是一个好作品,不是来自别人的评价,也不是来自票房的表现。我不太在意外界的声音。如果一部好作品,还能票房大卖,那就是饭后甜点。但是否吃饱了,首先取决于自己的感觉。
《流浪地球》最后看到成片的那刻,我心里觉得差不多行。即使最后没有大卖,我对我们这个团队也是满意的。
解放日报 · 上观:类似的项目还想继续挑战下去吗?
王红卫:肯定想。喜欢玩的人,一定会喜欢新的东西,想打破纪录,追求新的刺激。
" 青葱计划 " 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这批 " 野生 " 苗子
解放日报 · 上观:电影产业归根结底还是人才问题、教育问题。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教师,您会把近几年科幻电影的发展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吗?
王红卫:基本上我参与过的片子,上课时只字不提。
解放日报 · 上观:为什么?
王红卫:我是老师,不是作为业内人士去学校分享实践经验的。
我个人认为,每一部片子的成功经验都是个案,都只是这部片子的成功。艺术创作领域不存在可复制性,一件事归一件事。
老师教的最主要、最重要的东西,是 " 基本真理 ",是特别基础的东西,不应该是个案。
解放日报 · 上观: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为行业所用怎么办?
王红卫:毕业和真正开始做导演,中间必然隔着很多年。这很多年需要自己磨炼。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机构。老师教你基础的意识和手艺,毕业后你能做什么,在行业内承担什么角色,需要凭你自己继续成长。
解放日报 · 上观:这个时代的学生与 20 世纪 90 年代怀揣电影梦的学生有没有什么不同?
王红卫:有变化,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更现实点。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上电影学院的机会非常难得,录取率很低,大家特别珍惜,愿意克服各种困难,付出努力。可以说,入行成功率更高些。
现在有些孩子文化成绩上不了一本院校,估摸着能上中戏、北影也挺风光,就报了电影学院,说起来似乎不比一本院校差。这部分孩子可能不是真的喜欢艺术,而是带有功利性、权宜性的考量。当然,有梦想的孩子也有。
我经历了 "70 后 ""80 后 ""90 后 ""00 后 " 四代学生,整体感觉是,就创作天分、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而言,代与代之间确实有差距。这是时代的不同吧。
解放日报 · 上观:您同时也担任了扶持中国青年电影导演的 " 青葱计划 " 理事长。对培育优秀的苗子,您似乎还是有一份热情的?
王红卫:10 年来,我参与社会活动、创作活动时,确实发现了不少 " 野生 " 苗子。
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高中都没毕业,有些人的专业不是电影艺术,有些人是拍婚庆出身的,大多没有受过顶级专业院校的训练,但是他们的天分、热情、意志力,可能整体优于院校的学生。他们只能来蹭我们导演系的对外公开课,但这些 " 蹭课生 " 的表现往往很精彩。说实话,我更愿意帮助这些 " 野生 " 苗子。
另一方面,技术门槛日益降低,电影产业也需要更多人才。供需矛盾下," 野生 " 苗子的机会增加,更容易被我们看到。" 青葱计划 " 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他们。
解放日报 · 上观:您判断某个导演或主创能否成才,或者某个电影项目能否成功,有标准或规律可循吗?
王红卫:靠直觉,直觉其实应该是模糊化的经验吧。所谓的标准或规律,我如果想 " 白呼 " 很多词也行,可一旦落到字面上,又总觉得有偏差。艺术领域的事,经验和直觉很重要。
科幻电影是人类对整个宇宙的造梦,对世界万物想象力的释放
解放日报 · 上观:最近您是有意将这一阶段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科幻电影上来吗?
王红卫:我没那么深谋远虑,就是碰到啥事做啥事。
科幻在电影中只是一个类型,但它已受到得天独厚的优待了。这几年,有科幻电影节、电影周、电影论坛,几个月前,国家还提出 " 科幻十条 ",大力扶持。但目前还没有主流的比如悬疑电影节、动作电影节等等。这是科幻电影的幸运。
解放日报 · 上观: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从小耳濡目染,有机会看到全球各类科幻作品,建立了一套审美理念和观影标准。您作为 "65 后 ",怎么会对科幻题材感兴趣?
王红卫:得益于家里的藏书,上小学之前,姐姐有一套凡尔纳的小说,包括《海底两万里》等,还有一些科普书,是我的科幻启蒙。所以算是少数从小就接触过科幻的 " 老头儿 "。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掀起过第一拨科幻片的高潮,比如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等。
现在很火的美国科幻剧集《西部世界》,改编自 1973 年的《西部世界》及 1976 年的续集《未来世界》。而 20 世纪 80 年代,《未来世界》作为优秀译制片,曾被引进放映。我小时候有幸在电影院看过,留下深刻印象。包括后来的《星球大战》系列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但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这拨热度就过去了。随着长大,科幻这件事情就被渐渐遗忘了。如今,中国商业电影崛起后,科幻大片出现了可能性,小时候埋下的种子苏醒了。
解放日报 · 上观:所以您曾说,中国未来的科幻大片创作者一定是 "80 后 " 及以后的年轻人。
王红卫:对,必须是从小看科幻长大的一代人。科幻作品往往是基于少年时期的喜爱,长大后才更能做出一番成就。
美国和欧洲的一代科幻大师基本都遵循这条规律。好莱坞第一拨科幻高峰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来所有的科幻概念,基本都可以从这批作品中找到母题。全球现在的知名科幻片导演,当时正是青少年时期,可以看出其中的某种代际规律。
在中国,生于 1980 年以前的人,如果没有从小的际遇和熏陶,很难拍出科幻的艺术感觉。当然可能会有个例。但整体而言,未来的中国科幻导演,诞生自 "80 后 " 及更为年轻的一代人中。
解放日报 · 上观:目前,影视界 "80 后 " 导演已经崭露头角了吧?
王红卫:已经是中流砥柱,但是拍科幻片的不多。可能不光是导演的原因,主要还是好的剧本和项目比较稀缺。
解放日报 · 上观:有了科幻的观影人群,才有科幻片的持续发展。近年来,年轻人对幻想题材的接受度和兴趣变大了。类型片的兴衰背后是否也和社会发展、时代背景有所关联?
王红卫:如果我们把视野扩大到古今中外,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志怪传奇、诗词歌赋,大多是寄托浪漫幻想的。再看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从更长的时间轴来看,文学、艺术的创作中,虚构幻想的比例或许更高一些。
解放日报 · 上观:有人说,这是人类基因里的天性。
王红卫能想象不存在的事物,能描绘未曾见过的东西,大脑的这种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无来由的想象力,是人类这个物种特有的天赋,不应该被压抑。
而电影的魔力就是把大脑凭空想象的世界,最大化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科幻电影是人类对整个宇宙的造梦,对世界万物想象力的释放,因此能得到更宏大的、生命意义上的共鸣。从各个层面来说,想象力无远弗届,我们的未来就有多种可能。
王红卫
资深电影监制、编剧、策划。1991 年至 1995 年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1996 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99 年至 2007 年分别赴德国、美国访学。2006 年至 2012 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副主任。
参与策划和编剧的主要作品有电影《疯狂的石头》《无人区》《心迷宫》《暴裂无声》《被光抓走的人》《疯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等。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