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解救老母亲们,当年上海的里弄托儿所

[复制链接]

407

主题

407

帖子

12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15:3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58 年上海各里弄掀起了一股热潮,家庭妇女要从烦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社会劳动,让自己也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电影《万紫千红总是春》就反映了这样一个题材。那时候我的妈妈才 40 来岁,她也和千千万万的家庭妇女一起投入到这波热潮中去了。我们弄堂里办起了许多生产组,有纸盒组、缝纫组、电珠组、织袜组等等,家庭妇女差不多都上班了。好了,问题来了,她们的孩子没人管了。上海那时公办幼儿园、托儿所很少的,不可能一下子接纳那么多的孩子,怎么办?我妈妈发起办里弄民办托儿所,立刻有另外两个阿姨响应一起办。
要办托儿所首先要有房子,有一户居民自告奋勇让出一间底楼的客堂间(客厅),还同意托儿所可以使用客堂间后面的厨房。这户居民让出了客堂间,家里就只有一间卧室了,但是他们家五口人都同意,一点也不在乎,要知道这不是借一天两天,而是长期出借了。里弄办生产组的房子,也都是居民让出来的。现在想来,那时候的人很单纯,觉悟真的很高。
托儿所头等大事房间借到了,还要筹备各种用具。大家提议,每个孩子自带碗筷、茶杯、调羹、毛巾、小板凳和小被子,再问问各位家长,谁家有多余的桌子、椅子、床、铺板,还有大的铁锅、钢精锅、锅铲、勺子、砧板、刀都希望能借用。当时里弄房子没有卫生设备,小孩子用的痰盂也是要紧的东西,也多多益善。家长们都热情支持,拿来许多用具,锅子、勺子、痰盂等等小物件都说不用还了。我妈妈也从家里拿出几块铺板,两位阿姨拿来小床、桌子等等。
几天后,万事俱备,托儿所开门收孩子入托了,一下子就有 20 多个孩子报名。说是托儿所,实际上是托儿所兼幼儿园,从一岁多刚断奶的宝宝,到五六岁学龄前儿童,都可以入托。妈妈她们商量好,三人都是保育员,又分工明确,我妈妈兼任所长,一个阿姨兼管财务,还有一个阿姨兼做炊事员。她们轮流安排上班,每天一个人上早班,早上 7 点到下午 4 点,一个人上晚班,早上 9 点到傍晚 6 点,还有一个人早上 8 点到下午 5 点。
小朋友托费很便宜的,每个孩子不论大小,托费每个月 3 元钱,下午点心费 6 角钱。如果中午在托儿所吃饭的,再付饭费 2 元 5 角钱。20 多个孩子的托费,除了上交居委会几元钱作管理费以外,其余的钱 3 个阿姨平分,每人每月的工资 20 元钱出头,很不错。小朋友午饭的菜每天有荤有素,还经常吃馄饨面条,很配他们的胃口。下午小朋友睡午觉起床后的点心花样也很多,或是一个包子,或是一块糕,再加一杯豆浆。托儿所每个月收支平衡,我妈妈做了报表,贴在门口墙壁上,欢迎家长们监督。


托儿所开办不多久,冬天到了,小朋友们很怕冷,妈妈她们一商量,就把煤球炉子拎进来,装上铁皮通风管子,炉子上一直烧开水,蒸汽不断出来,房间里暖和多了。几个月后夏天又到了,小朋友又很怕热。那时一般人家都没有电风扇,更不要说空调了。妈妈们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土风扇,用一块长约 150 厘米、宽约 50 厘米的长方形薄木板,再用一块很长的宽约 30 厘米的布,钉在木板长的一边,每隔 5 厘米左右好像裙子一样打一个褶子,钉牢以后挂在房间天花板上,阿姨拉动木板,下面的布裙来回晃动,人造清风徐徐吹起。整整一个夏天,托儿所里没有一个孩子生痱子。
托儿所要教小朋友唱歌,但是妈妈她们只会唱几首很老式的歌,怎么办呢?我妈妈灵机一动,到旧货商店花十几元钱买了一台收音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每天都有少年儿童节目,上午播了下午还重播,小朋友们学会了许多儿童歌曲,儿童歌谣背得朗朗上口,儿童故事也听得津津有味。我家邻居一个小孩也是入托我妈妈托儿所的,后来上小学五年级时,朗诵很好,考进了少年宫的朗诵组。他告诉我说,就是小时候在托儿所里听少儿广播的标准普通话,练出了童子功。
托儿所门口弄堂狭小,小孩子室外活动很难展开,好在人民公园比较近,如果天气好的话,妈妈她们就带孩子们去玩。为了路上安全,一个也不能掉队,妈妈她们叫最前面两个小朋友手拉手,后面的孩子拉住前面孩子的后衣襟,排成队一路向前。但小朋友们常常拉不住前面孩子的衣服,或者踩了前面孩子的脚后跟,甚至跌倒在地。妈妈们又想了一个办法,拉起一根绳子,叫小朋友们排在两边用手拉住,这样像一串大闸蟹一样,走路很自在,而且一个也不会少。他们一路走去,引得了不少路人的 " 注目礼 ",都说这个办法不错,人民警察也笑着领他们过马路。
有一天早上,一位家长送小朋友来托儿所时说,孩子有点不舒服,早饭也没有吃,但是没有热度。家长急着上班,留下一个馒头走了。妈妈也不是很在意,让小朋友拿着馒头坐在小板凳上吃。突然小朋友昏倒了,妈妈她们急得不得了,一个拍打他的胸口,一个掐他的人中,一个拼命叫他的名字,但是小朋友脸色刷白,手脚冰凉,还是人事不省。那时候人们打电话叫救护车的意识还没有,因为不要说谁家里有电话,就是公用电话也很少。妈妈抱着他心急火燎奔出弄堂去医院。孩子有 6 岁了,长得比较胖,我妈妈抱着他跑不快,正好看到一个人踏着一辆黄鱼车过来,就连哭带喊地叫:" 快救救我们的小朋友,快救救我们的小朋友!" 那位师傅二话没说,火速把我妈妈与小朋友送到医院。医生马上检查急救,不一会儿,小朋友就醒过来了,原来是感冒加上低血糖,没有大碍。
街道办事处对里弄托儿所很关心,先后好几次送我妈妈和其他保育员到公办托儿所、幼儿园去跟班学习,到地段医院去听儿童保健讲座,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记得我妈妈经常整理笔记到深夜,口中还轻轻地念念有词。
后来,托儿所不仅招母亲在本里弄生产组工作的孩子,如果家住本里弄,父母在市里工作,孩子也可以入托。这样,我妈妈的托儿所,隔三岔五就有父母下班路远来不及回来领的孩子了。本来里弄生产组工人 4 点半下班,家长到托儿所领孩子不会超过 5 点,现在常常是到五点半了,托儿所里还会有一两个小朋友没被接走,我妈妈和其他两个阿姨谁做晚班的,就把小朋友带回家,甚至留他们吃晚饭。那些在市里工作的家长也非常放心,会熟门熟路地到我家或其他两个阿姨家去接孩子。总是这几个孩子经常来我家,我也跟他们很熟了,常常陪他们一起玩耍。
就这样,我妈妈在托儿所里干了整整 20 多年,一直到 60 岁出头才退休。有一天我与妈妈出外回来,在弄堂口碰到一个十六七岁俊朗的小伙子,他恭恭敬敬叫我妈妈 " 阿姨好 "。咦!我怎么不认识,他是谁呀?妈妈告诉我,这是她以前托儿所里的小朋友,现在长大了。
栏目主编:沈轶伦 本文作者:陈正青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中福会供图(资料图)当时许多里弄托儿所的保育员到公办托儿所、幼儿园去跟班学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