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4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硬核科普:中国篮球青训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复制链接]

956

主题

1266

帖子

342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2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5-12 09:2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篮球青训的问题在哪里?这个问题算是网络上在中国篮球国家队和国青队输球以后必谈的问题了。而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大家给出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的,有说体制的,也有说训练、理念的,更有甚者讨论到了生物基因的层面上去了。但是仍然是那个原因,中国青训领域离公众的视线太远,很难有人能够看清楚问题的本质。所以想要了解这样一个系统,就必须要掌握好方式方法。


而对于一个暗藏着时代变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痕迹的事物而言,轻易的去找个角度研究是很容易走弯路的,所以想要把握住方向,缕清关系,追根溯源是最好的调查办法,而想要了解中国青训的问题,那就一定要从中国篮球青训源头问题开始,然后一层一层的来分析
中国篮球青训的源头问题
中国篮球青训的源头问题在哪?大家可以从一些基本概念开始了解。一般来说,青训系统是由各个基本的青训资源组成的,而目前国内的青训资源就包括篮球人才、培训、运营机构、青训赛事IP、运营资金、以及市场受众。一个权威且完整的青训系统,这些资源的大部分是需要集中在一起的,将资源聚类到一起,让其让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青训系统才能稳稳的控制住自己球员、教练的质量和产出。所以统一的青训系统在世界上很多的篮球强国当中都很常见,比如美国的NCAA、塞尔维亚的篮球夏令营、澳大利亚的篮球学院,甚至像是日本、韩国他们也都具有一个统一的青训系统。然而中国篮球却没有一个权威且统一的青训系统。


这个事情又要从我们国家体育制度开始说起了。中国的体育的基本制度是“体育协会制度”,用协会来管理发展体育运动是我们国家体育的基本管理模式。1952年,我们国家举行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成立了“中国体育总会”来领导全国体育运动的开展。然后根据大会精神,中国体育总会成立了次级协会来分别管理各个体育项目,国家其他各机关部门、各省市开始分别成立自己的体育协会来支持体育总会的工作。
不过这里有一点大家是一定要注意的,虽然全国所有的体育协会都是中国体育总会的下属协会,但是在管理上,各机关部门的这些体育协会由自己直接管理,经费也由自己承担,所以体育总会发布什么样的文件与要求,各部门机关的体育协会的工作是与体育部门同时展开的,但是在工作上不受体育部门直接管辖。说的直白一点就是,中国篮协和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他们在工作上是两家相互独立的协会。


所以现在中国篮球青训实际上是有两个系统在同时运作,其一就是中国篮协领导的俱乐部、体校为主要力量的“俱乐部、体校青训体系”。其二就是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领导的,由院校为主要力量的“学校青训体系”。


两个青训体系,两个不同的部门,两个不同发展方向,再加上近三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各种变化,两个系统的存在严重的割裂了我们的青训资源。如今篮球青训资源在国内割裂的十分厉害,给中国篮球青训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篮球人才资源的割裂:
在中国篮球青训当中,被两个青训系统割裂得最厉害的资源就是我们的篮球人才资源。我们目前所指的篮球人才包括教练、球员、技术人员,而这一类的优质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体校、俱乐部当中。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在以前的“举国体制”之下,大部分的体育项目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各省市体育局从各部门各单位的体育协会当中抽调了大量优秀的球员和教练力量去组建省市级运动队。而这样的情况在中体协、大体协也同样存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学校体育基本上一出现优质篮球人才资源就会汇集到八一队和各地方体工大队,而为了让这些人才长时间的发挥作用,这些教练和球员又都留在了体育系统,直至流向了各省市的体校,职业联赛兴起之后又流向了专业领域。而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现在,所以体校、俱乐部青训在篮球人才资源上的实力是要远超学校青训的。


学校青训这边,随着人才的流失以及时代的变迁,各地教育部门的体育协会力量不断的削弱,自我培养球员和教练的工作逐渐废弛,以至于后来篮球专业教练在学校体育当中取消编制渐渐消失,再后来大部分的学校变成了由体育老师代领篮球教练。到目前为止学校篮球青训的自我造血能力仍然非常的弱小,给学校青训体系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制约。而学校青训体系又属于全国覆盖面最为广大的青训体系,所以学校青训人才的缺失又反过来限制住了整个篮球青训的平均水平。
而篮球人才资源的割裂最终会影响青训市场的层面,最后限制住了整个中国青训市场开发。


市场资源的不平衡:
我们知道篮球青训是一个很烧钱的项目,如果这个项目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那么就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让青训自己来创造价值。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办法就是像NCAA那样建立赛事品牌,培养青训市场受众最终实现价值变现,是最直接的办法。而这个办法其实在新一届的篮协刚上任的时候就列入到了篮球改革方案当中,但是让篮协没想到的是,不管是俱乐部、体校青训也好、还是学校青训也罢,想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


俱乐部、体校系统这边,虽然他们拥有着全国绝大多数的篮球人才,但是由于早年赛事组织对于市场开发很不重视,各种比赛长期闭门办赛,再加上体校在学校领域是少数群体形成不了规模,CBA观众又因为长期不宣传对青训赛事不感兴趣,所以现在全国U系列赛事形成了一个光有高水平赛事,没有市场受众的情况。虽然后期开发可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市场开发又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学校青训又是另外一个极端了,在学校领域教育部直接管辖着全国5.19万所初中学校,2.46万所高中学校,常年覆盖学生达到了4400余万人,天然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受众。不用说,如果他们未来能够像NCAA那样利用母校情怀,逐渐培养观众群体,那么全国初高中联赛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前景广阔并且具有极高商业价值的青年赛事,而这一点是全国U系列比赛无法企及的(全国体育运动学校只有2183所,连普通学校的零头都不到)。


但是学校青训受人才资源的限制实在是太厉害了,文章前面也提到了,学校体育的自我造血能力非常的弱小,现阶段无法实现自主培养优质人才。所以到目前为止,全国初高中联赛、耐高、JR.NBA的赛事的平均水平是要比U系列赛事要低很多的。而赛事水平低,又会影响到市场开发,而这又引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青训赛事的困境。
青训赛事的困境
中国篮球的青训赛事发展到现在,其实也是有些成绩的,青训市场初步进行了开发,有些赛事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然而这几年以来无论是篮协的U系列比赛、全国初高中联赛,还是耐高、JR.NBA,青训赛事的运营与开发普遍陷入了瓶颈。


U系列赛事还是老问题,赛事受众很少,推广很难做。虽然李宁一直有赞助,但是赛事运营一直都是由篮协负责,比赛环境和赛事组织都是比较差的。去年开始,U系列比赛开始邀请学校球队共同参与,也开始做视频直播,但是没有专业的赛事运营公司的包装,也没有媒体推广,让这个赛事仍然处于低知名度、低曝光率的状况,形成自己品牌的目标显得遥遥无期了。


全国初高中联赛和耐高、JR.NBA这边。不得不说,在赛事开发上,学校青训这边的赛事做的要好得多,有着不错的网络曝光率和知名度。但是赛事运营公司再厉害,他们能做的也只是宣传工作,赛事水平太低,打不出足够精彩的比赛,对观众的吸引力也会逐年下降,所以学校类的比赛很难进一步的提高层次,限制住了联赛的进一步开发。而对于赞助商和运营商而言,他们也陷入到了两难境地,自己看好的赛事无法兑现出足够的价值,也无法和受众形成良好的互动,那么到底要不要加大投资力度呢?


这样的情况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今年的全国初高中联赛了,在和李宁完成上一个合同之后,他们没有找到新的赞助商,2019赛季的比赛是“裸奔”的,联赛运营工作进行得很艰难。


而耐高也碰到同样的情况,2018年耐高组织了覆盖两岸三地的耐克巅峰赛,邀请了HBL、香港、澳门、内地的城市冠军、U18国青来参加比赛。但是决赛当中,耐高内地冠军清华附中被HBL联赛的冠军能仁家商轻松击败,耐克联队也被U18国青大比分击败。


当然这届赛事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因为,对手太强,能仁家商实际上是一支专业程度非常高的球队,而国青队就跟不用说了,他们拥有了国内最优秀的人才。但是这一次失利让众多内地学校青训人士承受了很大的舆论压力,对耐高赛事的品牌也形成了一定的打击。而今年耐高没有组织耐克巅峰赛,有没有去年比赛失利的原因很难说,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巅峰赛的取消证明了这个单项赛事暂时没有迫切的市场需求。
青训面临的资金短板:
中国篮球青训还有一个问题虽然不在篮球领域的范筹之内,但是对于如今青训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这个问题就是体校和学校青训的资金短板问题。


体校和学校青训的资金短板问题其实由来已久,出现的原因其实也简单,那就是办学经费有限,能够给与篮球项目的支持很少。这方面有专项资金的体校还好解决,但是学校领域就很麻烦了。虽然近年来教育领域对于篮球项目重视有所提高,也挂牌了很多篮球特色学校和高水平人才基地,但是这仍然是杯水车薪。


眼下篮球青训成本正在逐年提高,如果球队想要出好成绩,那么他们就要组建足够水平的教练团队、他们的训练器材就要配备得更加齐全,而且为了球员能够保持好状态,他们还需要对运动员的营养进行补贴。所以现在任何人想组建一个有着很强竞争力的球队,在资金上的投入就已经要接近百万了。


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在危言耸听。举一个很现实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篮球运动员每天都是需要补充足量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来增重或者保持体形的,如果你要取得好的效果,那么每天至少要花费30元的营养费。一支完整的篮球队一般都有15-20人左右,那么这支球队一年的营养费就有30(元)X20(人)X365(天)=21.9万元。而这样的花销是一般学校难以承受的,就算是条件很好的学校也只是勉强承受,所以为什么说学校青训发展缓慢,其实和资金短缺的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而除了运营资金的困难之外,体校和学校体育也面临着资金短缺所造成的另外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在国内无论是体校也好还是学校也罢,教练、老师的工资都是按照编制内工资等级来定的。而编制内的工资标准,又是来自于各省市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工资标准。所以刚入职的编制内教练员和兼职的篮球教练体育老师在全国各地能够拿到3000-10000元不等工资的。平心而论,这样的工资待遇并不低,但是这种工资的特点也就是低也不会太低,高也不会太高了。


然而现在问题来了,由于社会培训机构的高速发展,篮球私教和训练营的教练变成了一个高收入群体,这些机构向消费者出售篮球训练课和私教课程,再从培训机构赚取高额的绩效提成,不太差的每个月都可以拿到2万元基本工资+绩效。而随着这个产业的不断膨胀,他们所需要的教练人才也就越来越多。


在篮球青训领域,现在形成了一个让体校和学校非常尴尬的情况。那就是自己花时间指导、花精力培训,好不容易培养上道的年轻教练,刚刚想要委以重任,转眼间就因为待遇差距而辞职跳槽了。而这样的情况在各省市学校和体校都普遍存在,如果体校和学校不能适当的提高基层教练的待遇,随着业余篮球和草根篮球的高速发展,这样的情况是不是会引起中国基层青训结构的重新洗牌呢?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总结到这里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两个青训系统相互独立、篮球人才的割裂、市场资源的不平衡、青训赛事的困境、青训运营资金的短板,可以说这些问题才是中国篮球最关键的问题。在分析到这里的时候,其实也有一些感慨。中国篮球青训的问题如此的错综复杂,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哪一个人或者是哪一个协会能够单独解决的问题了。但是在网络上在讨论中国篮球青训的时候,我们总是要说自己的青训理念不行,教练水平不行,而实际上这些问题和中国篮球青训的关键问题比起来又是孰轻孰重呢?


而对于中国篮球青训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单靠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协会是没法解决问题的。中国篮球青训要发展不可能撇开学校青训体系,而学校青训体系要发展又离不开中国篮协和整个篮球运动的支持。所以是时候放下成见了!是时候展开全面合作了!中国篮球和中国球迷期待着你们的决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3

主题

1242

帖子

34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17
沙发
发表于 2020-5-12 09:26:41 | 只看该作者
小编真的了解中国体育。其实不止篮球这一个项目,其他的体育项目也一样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取消体校,把最好的教练与运动员放到各中小学,取消U系列赛事,与学校体育完美结合。当然要动一部分人的蛋糕,这要国家层面的机构职能改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220

帖子

32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75
板凳
发表于 2020-5-12 09:27:57 | 只看该作者
两个青训系统相互独立、篮球人才的割裂、市场资源的不平衡、青训赛事的困境、青训运营资金的短板,可以说这些问题才是中国篮球最关键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1

主题

1227

帖子

333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36
地板
发表于 2020-5-12 09:29:53 | 只看该作者
小的在上晚自习,大的在加班,老的在广场舞,周末只有公务员正常,中国还没到全民体育的时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8

主题

1239

帖子

339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397
5#
发表于 2020-5-12 09:31:03 | 只看该作者
基层教练水平太低,领导急功近利改年龄的球员太多,荒废了很多真实年龄非常有潜力的苗子扼杀在青少年阶段就被放弃了,反而一些改年龄大打小的球员脱颖而出,但到了成年队只是天赋一般的球员。好的教练资源更愿意去职业俱乐部,基层教练员的待遇太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13

主题

1242

帖子

34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417
6#
发表于 2020-5-12 09:32:46 | 只看该作者
先别说青训,就中国篮球新人补充的匮乏程度很多人都没有概念,之前有做过个推测,中国每年新生儿大概是1600万!就当一半是男孩,也就是800万人!而中国篮球在所有运动项目中的普及度在5%(这个有专门统计,第一是羽毛球,跑步和篮球是二,三),这800万新生儿中,成长后也就是有大概40万人会参与接触篮球运动。而篮球是很吃身高的运动,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在175左右,而篮球普遍需要190起的身高,按概率比例推算一下,40万长期接触篮球的人中可能只有5-6万左右符合身高标准的!可光有身高也还不够,篮球还需要很强的运动能力,再刨去伤病和其他运动分流,最后可能也就剩下不到3-4万人,他们会分散进入青训队和大学球队,而能坚持到最后走到职业门槛的每年也就不到30-40人,然后他们可能有几个人,能成为职业球员,800万人的转化率也就这么高!而这几个人就是每年中国篮球可选择的新鲜血液!而这些不说万里挑一也是千里挑一的人才,相对欧美,仅仅是符合了篮球的基本标准,身高,速度,对抗,技术等。如果把nba球员身体定在s+、s、a的话,我们球员身体也就在b,少数能到a,我们实际上不能用欧美的一些运动标准去选材,因为人种原因造成的天赋鸿沟没办法,而就是这样降低标准后,我们的新血也是非常稀少!而当下更要命的是,我们缺少技术让这不多的精英球员兑现他们的天赋!我们对比不同年龄段国内外球员的成长轨迹就能发现,欧美球员成年后的进步幅度非常高,而我们就非常小,我们球员到了18-19岁技术能力就差不多了,剩下的涨幅就多是在身体!而且我们现在篮球发展的走势是上下震荡,也就是说一直到现在我们实际没有找到个稳定上升的技术方法,也没找到篮球的运动规律!当务之急是我们如何兑现球员的天赋,能最大化的激发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