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5|回复: 0

AI公司,开始破产了

[复制链接]

379

主题

379

帖子

116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69
发表于 2020-5-6 22: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破产这一幕,开始蔓延到了 AI 创业公司。
投资界(ID:pedaily2012)获悉,据外媒报道,全球知名的 AI 芯片企业—— Wave Computing 公司即将破产。据悉,该公司已经遣散了所有员工,并申请破产保护。如无意外,这将成为第一家在疫情期间申请破产的 AI 芯片公司。
消息令科技圈哗然。Wave Computing 被誉为全球最有前途的 AI 公司之一,曾被认为有和英特尔、英伟达等巨头一较高下的潜力。2018 年底,Wave Computing 宣布完成 8600 万美元 E 轮融资,这一轮融资过后,这家公司累计融资金额已超过 2 亿美元。
然而,如此知名的一家 AI 创业公司,还是倒下了。而 Wave Computing 的下场并非个例,我们把目光拉回国内,那些 AI 独角兽们,日子也不好过。
曾几何时,国内头部的 AI 公司上演一场疯狂的融资竞赛——融资似乎成了一项竞技体育,行业的融资记录被一遍又一遍地刷新。如今,情况急转直下,"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看 AI 的创业项目了 ",一位北京 VC 投资人对投资界坦言。
一旦没有了输血,摆在 AI 公司面前的选择并不多:要么悄悄关门,要么谋求上市之路。但是,IPO 不易,AI 独角兽旷视科技、商汤科技赴港上市接连受挫,这是一连串响亮的警钟。更多 IPO 无门的 AI 创业公司,开始破产。
曾融资 2 亿美元,
疫情下第一家申请破产的 AI 明星公司
在申请破产之前,Wave Computing 被誉为全球最有前途的 AI 公司之一。
2008 年,Wave Computing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正式成立,专注于通过基于数据流驱动(dataflow)技术、以及实现 dataflow 技术的软件可动态重构处理器(CGRA)架构,突破 AI 芯片性能和通用性的瓶颈,加速从数据中心到边缘的 AI 深度学习计算。
其中,最为轰动的是,2018 年 6 月 Wave Computing 收购老牌半导体 IP 公司 MIPS,计划通过将它的数据流架构与它的 MIPS 嵌入式 RISC 多线程 CPU 核心和 IP 相结合,为下一代 AI 提供了动力。彼时,外界一度认为 Wave Computing 具备了和英特尔、英伟达争锋的潜力。
也是在这一年 12 月,Wave Computing 宣布完成 8600 万美元 E 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投资公司奥克兰公司(Oakland Corp.)领投,原有投资者也参与了本轮投资。这一轮融资过后,Wave Computing 累计融资金额已超过 2 亿美元
除了深受资本的青睐,Wave Computing 更是各种荣誉加身:被商业咨询公司 Frost & Sullivan 评为 " 机器学习行业技术创新领导者 " ;并被 CIO 应用杂志评为 "25 大人工智能供应商 " 之一;入选全球半导体联盟 ( GSA ) " 最受尊敬的私营半导体公司 " 奖。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 2019 年,突然到来的两次 CEO 人事变故,使得外界对 Wave Computing 信心大失,导致最后对 MIPS 难以割舍的人所剩无几。而在产品方面,相比 Nvidia、Graphcore,WaveComputing 芯片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凸显,引发了前景担忧。
2020 年,疫情肆虐全球,目前尚未得知疫情是否加速的公司破产,但 Wave Computing 毫无疑问成为了第一家疫情期间申请破产的 AI 芯片公司。
据芯东西报道,Wave Computing 目前只是申请破产保护,进行资产重组,中国区已全部关闭。Wave Computing 原本有近 40 多中国区员工,目前只剩几位。至此,一颗曾经星光熠熠的 AI 企业就这么迅速陨落了。
AI 独角兽开始疯狂的融资竞赛
中国创投史上绝无仅有
Wave Computing 的结局,是无数 AI 创业公司狂飙之后的缩影。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 2016 年——当时,谷歌旗下 AI 系统 AlphaGo 以 4:1 战胜围棋九段高手李世石,引发了一波全球性的人工智能热潮。
那两年,没有再比人工智能大会更热闹的会场了。国际级的 AI 大会一场接着一场,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同台亮相成了常态。台上 AI 大牛激情澎湃,PPT 充满着 AI 世界的种种奇幻;台下听众仰头聆听,生怕错过下一个时代。
与此同时,互联网巨头们也给 AI 再添一把火。李彦宏率先提出 all in AI,马化腾随后也提出 AI in all,马云启动了 NASA 计划并创立达摩院,华为的全栈 AI 策略火速推出。似乎, AI 时代已经触手可及。
AI 成了整个投资圈都在聊的话题。" 天使轮的项目投资人看看方向、团队,聊一聊就定了。很多公司什么都没有,一个 PPT 只要打上 AI 的标签就能拿到不错的估值。" 这样不可思议的一幕,却屡屡在创投圈上演。
" 其实当时大家对 AI 的盈利模式也看不太清楚,但是这个技术肯定是先进的,先在技术上占位以后再思考落地是不少 AI 创业公司的投资方共同的想法。" 一位长期关注硬科技的投资人向投资界回忆当时情况。"2016、2017 年的时候,中国的 VC/PE 市场资金很充足,风口也不是很多,自然有大量的资金流入 AI 行业。"
当时 AI 投资有多疯狂?对于头部的 AI 公司,融资似乎成了一项竞技体育,行业的融资记录被一遍又一遍地刷新。
成立于 2014 年的商汤科技,仅仅 3 年时间估值就暴涨到 20 亿美金。2017 年 7 月,商汤科技宣布完成 4.1 亿美元 B 轮融资,创下当时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单轮融资额记录。
2018 年 4 月,商汤科技完成阿里巴巴集团领投的 6 亿美元 C 轮融资,再次创下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融资记录;一个月后,商汤科技再度获得 6.2 亿美元 C+ 轮融资;三个多月后,商汤科技再度获得软银 10 亿美金的融资,估值也飙升至 60 亿美金。
粗略算下来,从 2018 年 4 月到 9 月,5 个月时间内商汤科技接连获得三轮融资,仅这三轮融资金额就超过 22 亿美金。放眼全球创投史上,很难再找出一家创业公司能够获得如此密集且大量的融资。
而被拿来和商汤科技并列为的计算机视觉 " 四小龙 " ——云从科技和依图科技,在这一段时间内也不断进行融资。云从科技在 2018 年 6 月宣布获得 10 亿元人民币 B+ 轮融资;依图科技也在 6 月、7 月接连宣布两轮融资斩获 3 亿美金。
这在中国创投史上实为罕见。动辄就是几亿、几十亿美金,一波又一波资金得砸在身上,对于这些 AI 独角兽来说,2018 年堪称是最梦幻的一年。
投资人已经很长时间不看 AI 了
没有了融资,烧钱的独角兽还能撑多久?
这场疯狂的融资竞赛,让一个个 AI 独角兽被迅速 " 催肥 "。
目睹这一切,VC/PE 圈并不是没有过担忧。早在 2017 年年底,创新工场董事长、CEO李开复就曾公开预言:"AI 项目(融资热)是今年上半年开始的,融资差不多够 18 个月花,明年底估计有一批公司倒掉。"
尔后,担忧开始一一成为现实。2018 年,一级市场募资难全面爆发,这场资本寒冬开始传导到 AI 行业,直接的表现是 AI 企业融资开始变难了。虽然头部的公司仍然坚挺地续写着辉煌,但一大批的 AI 创业公司的生存问题开始渐渐浮现。
所有人开始意识到,AI 被严重神话了。2018 年底,科大讯飞被曝出人工翻译假装的机器人翻译的丑闻,让这家老牌 AI 语音巨跌落神坛。甚至险些被认定为 " 机器人公民 " 的索菲亚,最后确被指出只不过是一个机器类人音箱 ",震惊全世界。
AI 巨头尚且如此,早期的 AI 创业公司中的乱象更是不敢想象。夸大、造假屡见不鲜——曾有媒体报道,很多早期的机器人和虚拟机器人上节目,多数是写好了剧本,或者直接由人工操控的。
即便是拥有相对领先的算法或技术的 AI 企业,因应用场景无法实现,难以发挥其真正价值,仍然导致后续融资失败。就拿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来说,目前还是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即使是头部企业,也还在努力探索大规模商业化的路径。
对于 AI 创业公司来说,变现的压力非常大。
另外,巨额的融资资金给了头部的 AI 公司更多的试错机会。它们有资金支撑,可以不断寻找应用场景,然后迅速切入,在这基础上再摸索短期的变现机会,并一步步不断打磨,发现长期的商业模式。
但巨额的融资是一把双刃剑,直接将 AI 公司的估值推到了一个绝大多数 VC/PE 望而却步的高度。
启明创投创始主管合伙人邝子平在 2018 年时曾表达过担忧,直言当时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总体偏高。" 现在绝大部分技术型的、平台型的公司还是一 To B 的场景,但投资机构却把它们当作 To C 的公司来投。这样的公司,后续还需要多轮的融资支持成长。如果天使轮一下子把估值做到 1 亿,那 A 轮总得 3 亿,做到 F 轮怎么办?"
2019 年开始,后遗症显现了。沙利文公司发布的《 2019 中美人工智能产业及厂商评估 》中数据显示,2013 年至 2018 年,中国 AI 领域投资热度远高于美国,投资额从 2015 年开始超过美国,但是到了 2019 年中国在 AI 领域的投资额与投资笔数大幅下跌。


留给 AI 独角兽的时间不多了
2020,要么往前上市,要么往后离场
" 我已经很长时间没看 AI 的创业项目了 ",一位北京 VC 投资人对投资界坦言。当投资方重新审视 AI 公司变现能力和扩展空间,估量投入和产出时,资本热度逐渐消退。
当没有了资本方的输血,受困于资金压力的 AI 公司要么悄悄关门,要么纷纷开始谋求上市之路。
最新消息,旷视科技或将筹备科创板上市,港股正常推进,或将采用 "A+H" 模式。对此,旷视官方回应称,不予置评。
早在 2019 年 8 月,旷视科技就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这也是首次揭开了 AI 独角兽的神秘面纱。从旷视科技提交的招股书来看,其 2016 年、2017 年和 2018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人民币 6780 万元、3.13 亿元和 14.27 亿元,亏损分别为人民币 3.43 亿元、7.58 亿元和 33.52 亿元。而 2019 年上半年,旷视科技亏损额度达到惊人的 52 亿元。
这次 IPO 之旅并不顺利。在提交上市申请 6 个月后,旷视科技在港交所 IPO 的进程状态显示为 " 失效 "。
另一家 AI 明星公司——商汤科技,近期也被外媒报道称推迟了今年在香港进行 7.5 亿美元的首次 IPO 计划,转战私募市场,寻求 5 至 10 亿美元融资。不过商汤科技回复:不曾有上市具体时间表。
截至目前,商汤科技自从 2018 年 9 月完成 D 轮融资之后,已经有近 18 个月没有新的融资。尽管之前累积的融资额高达 30 亿美元,但是在造血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又能撑多久呢?
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两家 AI 独角兽赴港上市受挫,原因可能是其估值没有得到认可。
即便如此,还有一大批 AI 独角兽正在赶来的路上。云从科技被爆计划 2020 年上半年申请科创板上市,披露估值达 200 亿元人民币;云知声被爆在 2018 年 7 月已经和中金公司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拟在科创板上市;优必选也被爆已经于去年完成招股说明书的主要编写。不久前,AI 芯片公司寒武纪也已经向上交所提交了招股书,有望登陆科创板。
但是,估值高、盈利能力不足、持续亏损是目前 AI 独角兽们的通病,未来能否保证大规模盈利有待于时间的考验,即便能够登陆资本市场又有多大的用处?事实证明,技术并不能成为一家 AI 创业公司的 " 护城河 ",如何将技术变现才是 AI 企业的当务之急。
可以预见,2020 年将是中国 AI 公司们的分水岭——一些玩家将黯然离场;另一些则汇入二级市场的大海中,接受更大的考验。破产这一幕,或许在 AI 公司这一群体中,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投资界原创,网页转载须在文首注明来源投资界(微信公众号 ID:PEdaily2012)及作者名字。微信转载须在文章评论区联系授权。如不遵守,投资界将向其追究法律责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