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待在家的日子,教孩子养成和自己玩的能力,有利其一生的心理健康

[复制链接]

985

主题

1308

帖子

354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2-23 05:4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生活中,很多孩子独自在家时,非常不会玩。
也就是说当没有外界的命令,如作业等的约束,他们会相当无聊,不知道该干啥。
最后往往就会用打游戏、看电视来消耗时间。
而无论游戏,还是电视,都属于外界的刺激,依赖这些刺激来填充自己的生活,心理能量只会越来越弱。
这和现阶段只能宅在家,导致一些人产生焦躁情绪的状况很像。
他没法和自己好好相处,时间久了当然就烦躁了。
一个真正强大、坚强的人,都是耐得住寂寞,能和自己独处的人。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闭环”,放到人的心理上,就是一个人自己能给自己反馈。
自身的圆满才是真正的从容。
作为家长,教会孩子自己和自己玩儿,就是培养他们的独处能力。


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群居动物,所以我们不是生来就会独处的。
要特意培养独处的能力,先要找到和世界的接洽点。
这个点怎么找呢?
很简单,就是孩子的好奇心。
一个孩子对什么感兴趣,那么这个点就是他和世界的连接点。
可“好奇”就是孩子的本能,他和世界的连接点也太多了,具体该怎么做呢?
答案是,抓住一个较为稳定的点深挖。
要培养孩子以钻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好奇心。
比如:孩子喜欢恐龙玩具,提了好几次了,那么这就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好奇点。
父母要敏感的意识到这点,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去了解恐龙、恐龙的种类、恐龙生活的年代、恐龙灭绝的原因等等。
一旦开始钻研,好奇心便会让孩子产生充实感和愉悦感


为什么要钻研自己的好奇呢?
因为在万事万物间,孩子唯独选择了这一件事,这足以说明孩子对这件事有一定的耐心。
如果不好好地、充分地利用这份耐心,久而久之,孩子就变成父母口中“三心二意”的孩子。
所以,不是孩子“三分钟热度”,是父母没有及时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并且及时培养孩子的钻研精神
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也不喜欢“三心二意”。
因为这不能带给他们深层次的快乐。
比如:孩子很想要一个恐龙玩具,但真的买了,他又很快把玩具丢一边,爱上了另一个恐龙。
这个孩子的表现,就是一种原始的钻研,是没有得到引导,孩子自己自身的钻研本能。
所以,父母要承担起引导的作用。
钻研,其实就是将外界玩具的刺激,内化为内心积极主动的探索。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心流”,意思是:全情投入某事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
而我们所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步入心流。


心流的这种状态并不一定是在完成工作,或者科研任务时才有,
运动、静坐、沉思时,都有可能进入心流。
所以,父母也不必执拗于非得让孩子养成钻研功课,钻研学习,才算成功的思维。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投入于自己的世界,让孩子拥有独处的能力。
所以,任何孩子关注的,好奇的,都可以成为钻研对象。
这绝不是浪费时间。
世上没有一件事会白做。
养成了钻研的习惯,孩子以后面对其他事情时,专注度、自洽能力都会比同龄人更强大。
当然,也不用担心孩子是否会从此养成孤僻的性格。
一个人只有知道的足够多,当进入团体时,他才会更自信,更容易融入,更淡定。


父母该怎么引导孩子钻研的习惯?
做好三件事:

  • 创造条件
孩子的经济能力、社会经验等资源都远不如大人,他即使想钻研,也没有条件,更何况对孩子来说,一张白纸到这世上,怎么钻研一个事物他是没有方向的。
所以这里就涉及父母要给孩子创造钻研的条件。
比如:父母都会给孩子买书、买绘本,但如果你想培养孩子钻研精神,那你就要成套的买。
就是说,孩子喜欢恐龙,那你就不要今天买恐龙,明天买奥特曼了,你就盯着恐龙的书买。
将恐龙有关的绘本,或者书籍,基本都搜罗到。
让孩子的知识成一个体系。这就是钻研精神的第一步

  • 不设目标
千万不要给孩子设定类似“今天看几本书”的目标。
也不要有预设结果。
由好奇心使然的钻研,没有那么功利。
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不要勉强孩子,但要鼓励孩子。
既然要培养孩子玩的能力,那么首先就要让孩子心态放松。
如果孩子很紧张,那又变成外界的压力,是命令,是完成任务了。
以后没了命令,他依旧不知道怎么做。

  • 如何找答案
要培养孩子形成自己的闭环,那就一定要教会他们找答案。
不管是查字典、资料,还是问网络,总之要发挥想象,找到一切自己能解决,能找到答案的方法。
如果是查网络,要注意筛查信息,父母要教会孩子查官网的方式。


很多北欧国家,冬季很冷,时间也很长,人们都是长时间待在家中,很少外出。
但他们的幸福指数却很高,这和他们很会独处是分不开的。
在北欧的书店里,我们平时完全不会看,甚至普通书店都没有的,例如:《木工》这类的书籍却卖的非常好。
这和当地人从小致力于钻研自己的兴趣是分不开的。
兴趣没有优劣,每个兴趣都应该被尊重。
因为它们才是真正滋养人心灵的养分。


—END—

  •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关注【处处有心】,每日都有微头条,或长文章更新~
作者简介:
处处有心
儿童发展及教育心理学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心理学会会员。
营养师,教师,EAP咨询师,婚姻家庭治疗师,育儿类原创文章获奖作者。
在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中,有10年以上实战经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