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访“人间饿爸”陈晓卿:我想拍的不只是舌尖上的美食

[复制链接]

634

主题

637

帖子

193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22:4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年春节前后,《舌尖上的中国》总会重播。因为美食,是中国人传统生活的表达,也最能击中归乡、思乡的心。第一、二季总导演陈晓卿,从此被贴上 " 美食纪录片 " 的标签。
2018 年底,他又有新作《风味人间》刚刚播完。首播 3 小时腾讯视频点击量破亿,一款用纯蟹膏蟹黄做的秃黄油由此在网络上迅速售罄。有人感叹,能把美食拍成这样的,大概也只有陈晓卿。


秃黄油
但更多人不知道的是,一部美食片能脱颖而出,背后不单纯是美食。陈晓卿说,自己的初衷是———致敬祖先曾经的多样化生活。
只有在原产地享用,它们才是有生命的美食
陈晓卿的办公室在北京的大学片区。采访那天,他穿着一身休闲卫衣,连续在机房待了几天,神色疲惫。

陈晓卿是著名的 " 扫街嘴 ",曾经带着儿子在北京一条街一条街地吃过去。据说,在市区任何一条街找饭店,问他都能解决。只可惜,他没有系统地写一本 " 餐馆指南 "。
而如今,大概更没有可能了。独立成立公司后,近两年十分忙碌。他统计自己 2018 年上半年的所有日程,发现一共就在家里待了十几天,其余时间都在各地的拍摄现场。
解放日报 · 上观:拍了那么多美食,您的口味偏好是什么?和童年记忆中妈妈的菜有关吗?
陈晓卿:我妈不会做菜,她是安徽大别山六安人,酱菜比较拿手,会做一点蚕豆酱、腌咸菜。倒是我自己,五六岁就做菜了。小时候路上跟一位老爷爷一起摘枸杞叶,回家便尝试自己做,洗干净,撒盐,凉拌。
我不忌口,有一个 " 世界胃 "。什么样的菜系和口味都能调整到适应状态,当然,吃中国菜会更舒服,但是我也很好奇,想吃一些没吃过的东西。" 世界胃 " 都是有好奇心的人。



解放日报 · 上观:这次的《风味人间》也拍了国外的美食。中国胃去吃西方的美食,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陈晓卿:我们不评价美食,不说它好吃不好吃,更重要的是这个地方为什么出这样的食物。有根的食物才有生命力。
解放日报 · 上观:我看到您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拿云南小锅米线说明,美食难离故土。
陈晓卿:第一次到昆明吃小锅米线,觉得昆明人真幸福。后来回北京,一些云南菜馆的过桥米线还行,但要吃小锅米线,一定要提前打电话找熟人,否则做出来总觉得差了些东西,却又找不到原因。直到在昆明见了我们的顾问,听他的解释才明白。
小锅米线是典型的功夫小吃,放在火上的锅比碗大不了多少,必须是红铜做的,导热很快。小锅舀上了高汤,煮沸以后加上剁肉帽子、豌豆尖儿、腌酸菜、油辣椒和酱油,最后放入米线,大火煮沸。过程看似简单,每一步都有特殊要求。
比如汤一定要用猪大骨、带皮腿肉,大火烧开,彻夜文火熬制,不乱配料,中间绝不添水。剁肉帽子一定要选七瘦三肥的 " 清猪肉 ",刀剁而成,不能用绞肉机。配菜里需有豌豆尖儿和韭菜,尤其是韭菜,因为云南海拔高,所以韭菜香味很足。冬菜、甜酱、咸酱油也必须是昆明周边产的……这些在北京做得到吗?


云南米线
好吧,就算这些材料都能运到北京,但是有一样东西太费时,这就是酸米线。
昆明人吃的酸浆米线,是一种半发酵的米线,有十几道工序,天气好的时候需一整天,天气差的时候需 3 天,做好之后保质期却只有 1 天多。再说,因为配料和工艺每一家都有差异,也都有自己的拥趸,很难标准化制作,因此它故土难离。
解放日报 · 上观:所以摄制组选择的绝大多数都是鲜活的当地美食?
陈晓卿:有根的,搬不走。如果硬要把它们从四面八方聚到一个灶台上,只能聊胜于无地吃个表面文章。那些草根食物真没什么秘密,选材、加工、烹饪都谈不上复杂。但就像小面离不开重庆,肠旺离不开贵阳。同样是煎饼果子,天津到北京才 100 多公里,吃起来就是两种食物。
只有在原产地享用,它才是有生命的美食。而搬到遥远的他乡,它们多少都会水土不服,甚至因为食客中没有很多人欣赏自己,而自暴自弃变成木乃伊的样子。
更重要的是,在原产地品尝食物,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食物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做美食纪录片,也是把这些场景截取和复原下来,希望观众有朝一日置身于此,享受美味,也融入当地的生活。


能够从味道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善莫大焉
网友们亲切地管陈晓卿叫 " 人间饿爸 ",意思是,《风味人间》看起来太好吃了,越看越饿,当场想喊陈晓卿爸爸。
这次,《风味人间》的拍摄手法有了升级,运用大量微观摄影、热摄影。讲哈萨克族人制作马肉、马肠,让观众看马肉如何在低温下结冰,霜花能看清长几瓣儿;


马肉结霜
讲安徽人制作火腿,能看到盐如何融入火腿中。微观摄影不够,还有显微摄影帮忙。


火腿盐粒融化
解说词也很 " 皮 ":" 每条火腿都有机会发展个性 "" 微生物才是这里最勤奋的工作者 "" 不同部位,各有菜式,讲究因材施教 "" 夫妇俩每天要走十几里山路,追赶冷笋的最佳年华 " ……

陈晓卿说,自己刚看完 2 小时的弹幕,就为了知道网友的即时观感。结果欣喜地发现,在片中运用的每一个 " 小心思 ",都是弹幕刷得最满的地方。
解放日报 · 上观:为什么这次美食纪录片起名 " 风味人间 "?
陈晓卿:本来想叫 " 风味星球 ",但是中国美食占三分之二," 星球 " 太国际化,还是中性点的名字吧。
从 2016 年开始,我就对 " 风味 " 这个词特别感兴趣。风味,更加关注食物出现的基础和条件,既有风土的意思,又有味道的意思,能够从味道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是善莫大焉的事情。
解放日报 · 上观:您曾说,美食无法拍得国际化?
陈晓卿:老外对食物的感觉和我们不一样。中国人的味蕾,对糯、黏、半透明之类的食物和口感很在意。我们常说油脂香,只有东亚人才有 " 吃得香 " 这个概念。因为了解中西方口味的差异,我给外国人点菜很在行,更会让老外觉得中国菜好吃。
解放日报 · 上观:您会怎么给老外点菜?
陈晓卿:比如北京烤鸭,不同餐厅风味不同。利群适合外国人吃;汉舍是南方人开的,用樟茶鸭的方法做烤鸭;老北京人爱去九花山,肥腻,我个人就喜欢肥腻的油脂香;年轻人我会推荐晟永兴。
解放日报 · 上观:您怎么寻到那么多风味美食?
陈晓卿:感兴趣就会知道得多。我每年给自己列一个出行计划。现在除了西藏拉萨,大江南北基本都去过。判断一个地方美食,可以通过方言。语言是文化外观,方言复杂,或许地方菜就很好吃。语言末梢地区一般都是文化相对封闭的地方,所以过去饮食的工艺和形制也保留较好。
比如西宁有一条南京路,它和南京有某种气息相通的渊源,反映到美食上也是如此。过去北方战乱,人口迁徙,衣冠南渡,一个大地方的口味会被带到一个偏远地方,一点点生根。一些在北方已经找不到的吃食,南方还能找到。宋代的吃食,北方没有了,也得去南方找,很可能就埋藏在某个犄角旮旯里。
我一直在找《礼记》中的八珍之一,中原地区找不到了,有一次,我们莫名其妙在一个县城餐馆里偶遇了。


火腿撒盐
解放日报 · 上观:本地人总觉得推荐给游客的美食往往并不好吃,怎么看待这种名气的错位?
陈晓卿:旅游推荐的美食就像夜市,塑料的,保存时间久,但不鲜活。仿佛看到一具木乃伊,哎呀,过了一千年木乃伊皮肤还很好呀。但木乃伊皮肤好,与活人皮肤好是两回事。
这就是纪录片的一点作用吧,它是一个国家的相册
陈晓卿每到一个地方,不管因为什么去的,最后都会寻觅当地美食。不是为了拍摄,而是一种习惯。
但是,进入镜头的美食是什么,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比如,他曾经出差去广东,看到了长期在船上生活的疍家人,尝到很多特别的食物,十分有趣。
然而,等导演组真的前往拍摄,食物依然美味,但这个族群大部分人已经搬到陆地房屋中生活,水上居住方式不再是日常。
食物所承载的生活方式渐渐消失。对陈晓卿来说,这正是他拍摄美食纪录片的原因。
解放日报 · 上观:据说," 舌尖 1"" 舌尖 2" 拍摄的食物,现在还能找到一半就不错了。
陈晓卿:这次《风味人间》也是,挖笋时,农民不自觉地唱着山歌,这幅景象至今还历历在目。但目前由于封山育林,已经不让农民在深山采笋了。
为什么我们不拍一个很牛的厨师怎么做菜?因为我想要的是传统的、自然经济的、中国人曾经生活的背影。
解放日报 · 上观:时代发展越来越快,风味美食和现代化是不是一种悖论?
陈晓卿:肯定是悖论。工业化的起点是标准化。全世界有了统一标准,风味就无从谈起。看着它们快速消失,我觉得要拍下来,给后代看一看。
解放日报 · 上观:您其实是对土地、人以及衍生出来的文化关系更感兴趣?
陈晓卿:对。现在北方还有莜面、荞面,看东北人吃的高粱饭,吞咽困难,纤维粗,辽宁人会用虾酱和蔬菜混合着吃,现在还有,但越来越少。


种莜麦的人  
我们马上要拍一部讲述地球谷物的片子。20 世纪 50 年代之前,人类还食用 1000 多种谷物,到我出生的年代,谷物剩下 700 多种,到我儿子出生的年代(2000 年),只剩下不到 200 种,还在一天天减少。
不是说种子没了,而是人类的口味趋同。只有大规模生产才能效益最大化。发达的美国现在能找到 30 种谷物就不错了。不发达地区就丰富一些,画眉草、藜麦、茭白的种子等,当地人还吃。


画眉草籽
我深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但这个时代,大家都一样了。
解放日报 · 上观:您觉得观众领会到您的用心了吗?
陈晓卿:部分吧。也有观众提出,你们难道鼓励大家去吃鱼生?鱼生有寄生虫不能吃呀。从中国南北朝到现在,还有这样一种饮食和生活方式,可能因寄生虫等原因快消失了,所以我记录下来。
有人再问,记录它们有那么重要吗?我也没觉得多重要,它不健康,就是好吃,并且可能附着了那段历史,那段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我记下来而已。
比如你是上海来的吧,现在上海还能吃到生糟的食物吗?
解放日报 · 上观:不允许售卖,但也有人自己在家里糟生蟹、生虾。
陈晓卿:我相信卫生部门是正确的,生糟有安全风险。纯粹从美食角度说,糟熟的蟹肉难吃,纤维已经变了,没有生的时候那种糊糊的、果冻般黏在舌面上的口感。这就是风味的损耗。因为现代化、标准化,人类越来越懂安全。
当然,时代需要进步,我没说那样不好,只不过想拍下曾经的风味。这就是纪录片的一点作用吧,它是一个国家的相册。
我要拍的美食其实就是消失的歌声,是风味里的菜
解放日报 · 上观:您真正感兴趣的,其实是人与土地的故事。
陈晓卿:美食只是一种表现方式。早年,我想拍中国民歌的纪录片。
2012 年,为了拍摄我特地去调研,发现中国民歌快消失了。很多少数民族现在也在唱民歌,但那是表演给人看的,不是融入生活中、融入血液里的原生态民歌。
解放日报 · 上观:是什么触动了您对民歌的兴趣?
陈晓卿:上世纪 90 年代,我曾经给一位瑶族妇女写过离婚状子,当时听不大懂她说的话,我说,要不你给我唱。她一口气给我唱了好几首。听了那样的歌,就会想,这片土地上原来还有过如此优美的生活方式,人像神仙一样。
解放日报 · 上观:她给您唱的民歌是个什么故事?
陈晓卿:很哀婉,但唱出来那么优美。简单说,就是丈夫外出久了,跟人跑了。我还记得歌词:
哥哥命好住河南,妹妹命苦住高山。苦命妹妹高山住啊,见天容易见哥难。桐子花开一片白,哥妹俩心摊不开。架桥本是哥来架呀,拆桥也是哥来拆……
我要拍的美食其实就类似这样渐行渐远的歌声,是风味里的菜。
解放日报 · 上观:后来为什么放弃拍民歌了?
陈晓卿:是拍不了了。民歌曾经鲜活的方式已经拍不到了。上世纪 90 年代,我还遇到过谈恋爱唱民歌的。姑娘晃着手电筒唱:哥哥生得白又白,脸上冒着桃红色,蓝衣套着青衣袖,难怪妹妹舍不得……现在已经没有了。
解放日报 · 上观:有没有再次寻访过?
陈晓卿:我听过特别好听的民歌,如广西有一种细语歌,能够保存到今天简直是奇迹,因为没有第三个人听,是我趴到你耳边给你唱歌,也能唱史。2012 年,我和我儿子去广西,在一个车子开到半山、还得步行半小时的偏僻村子里,找到一位六七十岁的老爷爷。
老爷爷 20 多年前给我唱过细语歌,但现在已经不会唱了。我们进屋时,他在看综艺,坐在那儿对着电视机傻乐。提起曾经的民歌,老爷爷想起手机里还录着一首,于是放给我们听,但他自己已经忘了。
物质生活的进步是好事,但对某些文化存续的碾压也是急速的。


烧饼
解放日报 · 上观:您会不会越记录越有一种焦虑和紧迫感?
陈晓卿:首先我不悲观,我知道人总是在进化,总会不停丢失些什么,再创造些什么。尤其了解饮食的历史之后,知道有些东西就是没人吃了。
比如古代人吃的蔬菜,叫葵。现在还有人吃,我曾在重庆、贵州遇到过。但没有导演愿意拍了,因为与美食距离太远。导演们的出发点我认同,呈现给观众的必须是精彩的东西。而葵不好吃,拍摄价值不高。
解放日报 · 上观:有一种说法是,现代文明也就几百年的历史,人类更漫长的岁月是狩猎、农耕文明,长期缺衣少食,渴求热量,所以人的本能总是觉得高油高脂的食物好吃。
陈晓卿:这是我们基因里的记忆。如果吃健康蔬菜就能促使多巴胺分泌,谁会去吃高糖和高油的东西呢。
解放日报 · 上观:这个悖论全世界都一样。
陈晓卿:一模一样,全世界都面临类似的矛盾。有一阵子我特地拍过大排档、夜宵。上海已经没有狭义上的大排档了吧?将来所有大城市都可能没有,因为室外烹饪污染、噪音扰民、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但我没有惋惜,没有唱一首挽歌的意思,我只是想记录下来,致敬祖先曾经的多样化生活。
陈晓卿
1965 年生于安徽,纪录片导演、制作人,现任腾讯视频副总编辑,稻来纪录片实验室负责人。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龚丹韵 题图来源:东方 ic 图片编辑:徐佳敏
内文图:采访嘉宾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