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坚守ICU三个月金银潭医院最年轻护士一夜长大

[复制链接]

407

主题

407

帖子

12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4-21 02:4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谢江珊
2020-04-21 02:13:44
" 一个人连敢死的心都有,为什么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梁顺说,自己当时之所以语气急躁,是希望患者能够珍惜生命,不要轻言放弃。
4 月 16 日,是梁顺坚守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第 110 天。
这天,他上早班,从早上 8 时到中午 13 时。6 时 50 分,梁顺起床洗漱,楼下过个早,从酒店步行至医院。
像往常一样,手消,输入密码进入医院住院部南楼。到第一穿衣区,手消,依次戴上一次性帽子、医用防护口罩,穿一层工作服、一套防护服,再穿上一次性隔离衣,戴好鞋套、手套,再次手消后进入 ICU 内走道,进入病房,接夜班护士的班。
这天,梁顺的工作是负责两名患者的病情治疗和生活护理:饭、翻身、依据治疗单喂药。10 时 20 分,他新接收了一名患者。
这位患者不是新冠肺炎。梁顺说,医院南 7 楼 ICU 的重症患者 " 清零 " 后,整层进入整理内务状态,等待专业消杀。他和部分医护人员转至 6 楼 ICU 工作。虽然面对的患者症状相对轻,但第一天在 6 楼上班,他笑言还不太适应," 感觉工作强度比在楼上还大。" 他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不是原来的科室,东西放哪也不熟悉,找东西就要花特别多时间。
从 ICU 接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那天起,这个刚满 21 岁的大男孩一夜长大。" 这一段经历,一辈子也忘不掉。" 齐刘海、单眼皮、笑起来一口大白牙的梁顺坦言自己的确成长了不少,"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防护服就相当于我们在战场上的装备,扛上装备,就直接上了。"
3 个人照顾 12 个重症患者
如果说武汉是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中心,那么金银潭医院就是 " 风暴眼 "。
2019 年 12 月 29 日,包含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在内的首批 7 名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4 天后,医院开辟专门病区。梁顺对那一天记忆犹新。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大型公共卫生事件,第一次穿防护服。
梁顺回忆,他和两位老师原本在当天 17 时进 ICU 接班,刚准备戴帽子和口罩,便接到通知称,晚上要转来 7 个患者。同时,ICU 里原本 5 名患者要转移到另一个病房。
" 以前从来没有一次性来过这么多患者,还要求我们做好三级防护,肯定不是一般的患者,心里其实特别害怕。那时不知道是什么疾病,只叫不明原因肺炎,但感觉病情特别严重。" 梁顺说道。
年轻人的好奇心藏不住。" 老师教我穿防护服时我就特别好奇,到底是什么病,我非要去看一下。" 作为科室年纪最小的护士,护士长允许他最后进入病房。
进入病房之后,梁顺按照平时接普通重症病人的程序,逐步仔细做好每个步骤。" 一套做下来,对这个病反而没那么害怕了,只想着怎么把工作完成好。" 那天,他下班的时间是凌晨 1 点。
接下来,梁顺每天都得超负荷工作。最初是一组 3 人照顾 12 名患者,晚上夜班护理部临时抽调人帮忙,变成一组 4 5 人,平均每人照顾 3 4 名患者。
" 一步步扛过来的。" 梁顺说,一开始人手特别不足,上班强度特别大。排班模式还是照以前排,最长的班得上足 8 小时," 我们穿着防护服,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就这么在病房待着。"
直至一个月后,援助医疗队进驻金银潭医院。护理人员改为一组 7 8 人,平均每人照顾 1 2 名患者,梁顺和同事们的工作压力才得以缓解。
" 忙起来就忘记害怕了 "
疫情逐步发展,梁顺发现身边有同事受到感染,不能来上班了。他开始有点不安," 平时都是一起上班的,同样做的三级防护,为什么还是会被感染?"
金银潭医院曾让医护人员自查是否有抑郁倾向,ICU 护士长也鼓励同事有想说的或者在特别难过的时候找她咨询。
梁顺就觉得自己那段时间快坚持不下去了。他曾听说科室其他老师甚至包括外援老师,晚上睡不着觉,只能靠吃安眠药入睡。他说自己也试过吃安眠药,但吃完更睡不着,睡前头都是疼的,后面就没吃过了。
" 如果心理防线垮了,身体防线只怕也吃不消。" 梁顺说,想到医院还有那么多患者,隔天还要上班,只有逼着自己去睡觉," 不要去想负面情绪,只想如何把自己保护得更好,如何把病人照顾得更好,减少他们的痛苦。积极乐观的情绪才是当下最需要的。"
" 睡一觉,啥事都过去了。" 梁顺把作息调整好后,重新投入忙碌的工作状态,在病房里只想着怎么把每一个步骤做好、把每一件事情做完。" 忙起来就不知道害怕是什么了。"
正常的工作之外,梁顺试图安抚 ICU 里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纪录片《生死金银潭》出现过这样一幕。3 月 14 日,ICU9 床患者闽女士突然扯住自己的呼吸机管道,一名护士冲过来,摁着她的手,不停地安抚。" 听话,是呼吸难受还是怎么样?"" 阿姨,不扯了,好不好?"" 抓住我的手,捏我的手好不好?" 多次劝阻无效后,这个护士语速有些急促:" 把这扯掉,呼吸就没有了!"" 你哪难受,您跟我说好不好?"" 我拿纸笔给您写下来好不好?"
梁顺就是这个护士。本来,他只是要帮她贴上压疮贴,没想到把她侧翻后,她就开始拔自己身上的气管导管、呼吸机管道。" 她在 ICU 住了一个多月,未见明显效果,得依靠呼吸机,身边病友有的离开了,丈夫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当时的情绪有些撑不住,不想活了。"
" 一个人连敢死的心都有,为什么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梁顺说,自己当时之所以语气急躁,是希望患者能够珍惜生命,不要轻言放弃。
" 希望能早点回家看看爸妈 "
从去年 12 月 29 日到现在,梁顺已经在 ICU 病房坚守了 3 个多月。从过去被前辈呵护到现在逐渐挑起大梁,他说自己成长了很多。
那位突然扯住自己管道的闵女士,后来出院了。临出院前,梁顺去看过她。" 她跟我说,‘不好意思添麻烦了。’现在她的病情好转了不少,不需要呼吸机管道,可以转到外院去了。她的丈夫也出院了,她要活下去的信心特别强,心理防线也牢固了。"
这个大男孩希望,像闵女士那样因病情好转而转出 ICU 病房的患者能越来越多," 希望医院的床位一直空着,这就代表没有患者,没有病痛 "。
4 月 11 日,金银潭医院 7 楼 ICU 病房里的 14 名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全部转阴,其中 11 名患者当日即被转至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和中南医院,3 名患者因基础疾病继续留院治疗。南 7 楼重症患者彻底 " 清零 "。
梁顺终于感觉松了一口气。这一路走来,他从最初的害怕、煎熬,到现在特别开心,有 " 解放的感觉 "。他终于在酒店楼下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热干面,还去了远在 20 多公里外的东湖樱花园看了樱花。
现在,梁顺按照规定,每隔半个月就做一次咽拭子核酸检测和 CT 检查。" 检查过了自己也放心,才能接触别人。" 平时下班后,他还会跟科室的老师和同事们一起打乒乓球、羽毛球。
4 月 8 日零点,封城 76 天的武汉解封。梁顺知道,这座城市开始苏醒了。一切都在有序地步入正轨。" 希望能早点回家看看爸妈。" 他已经快四个月没回家了。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