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银保监会落实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举措有效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 ...

[复制链接]

578

主题

579

帖子

17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2 04:2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网财经 3 月 1 日讯 ( 记者 郭伟莹 )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
2 月 28 日下午,银保监会召开新闻通气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就银保监会落实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做出详细阐述,并首次披露改善金融供给、畅通供给渠道、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等五大具体举措。
从银保监会披露的 1 月份银行业保险业的运行情况来看,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 13.4%,增速较上年同期高 0.2 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3.2 万亿元,同比多增 3284 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 77%,有效发挥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主渠道作用。同时,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1 月份,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保险金额 63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5%,赔款与给付支出 1390 亿元,同比增长 5.8%,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险保障。
落实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举措
会上,首席风险官肖远企表示,在落实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银保监会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具体来看,主要包括改善金融供给、畅通供给渠道、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配置效率、降低融资成本等五方面。
第一方面,改善金融供给。
首先,增加有效供应。详细来说,主要是增加中小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数量和业务比重。目前,银行和保险机构的总数接近 5000 家,而大部分是中小型机构。肖远企表示,下一步,不但要在数量上增加中小银行和保险机构,还要在业务比重上提高占比。同时,要增加特色机构和专业机构。此外,还要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机构。另外,要增加资金供应。但肖远企强调,绝不搞大水满贯,必须要保证贷款供应与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相匹配。
其次,破除、减少无效供应。1. 逐渐减少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2. 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利用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研究僵尸金融机构的退出。3. 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为新增信贷投放及时腾出空间。据银保监会统计,过去两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贷款 3.48 万亿元,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再次,提高金融供给的适应性、灵活性。1. 根据金融需求多样化、多层次、经常变化的特点,推出特色、差异、定制化的金融产品,进行精准服务。2. 督促金融机构改变经营模式,提高对实体经济供应的有效性。
第二方面,畅通供给渠道。
首先,疏通货币传导。其次,打通市场重组,特别是在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 ⒐善笔谐≈间建立更有效的联通,发挥市场活力,把目前存在的障碍打通,提高整个金融市场效率。再次,消除空转。扭转银行机构过去过快、盲目追求高增长模式。治理影子银行和交叉信用产品等。
第三方面,优化金融结构。
首先,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市 F浯危优化城乡金融结构。再次,优化金融中心与周边地区的结构。发挥信息、资金和资源配置的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第四方面,提高配置效率。
首先,把金融资源向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倾斜。例如,采取联合授信机制,把大企业占有的过多资源挤压出来,给更加需要的企业。其次,加大新科技的应用。提高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水平和范围,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再次,改造银行、保险机构内部的资源。
第五方面,降低供给成本。
首先,降低资金成本。其次,降低时间成本。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服务实体经济的时间成本。
肖远企在会上表示,总的来说,银保监会将继续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深化金融业结构供给侧改革的具体举措,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
日前,银保监会公布 1 月份银行业保险业的运行情况。而从运行数据上,也可看出银行业保险业正在运用有效的金融工具,日益发挥着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
据银保监会数据统计,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投放保持较大力度。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长 13.4%,增速较上年同期高 0.2 个百分点。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3.2 万亿元,同比多增 3284 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 77%,有效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主渠道作用。
从行业投向看,信贷结构继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倾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消费民生领域资金供给增多,金融普惠性可得性明显提升。1 月末,单户授信总额 1000 万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 9.6 万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同比增长 29.3%,居民信用卡贷款同比增长 23.6%。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增长势头良好。1 月份,基础设施行业贷款增加 6239 亿元,加之银行保险机构增持较多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资金供给显著增加,为实现 " 稳投资 " 发挥了积极作用。制造业贷款增速继续回升,1 月份新增制造业贷款达到上年同期的 2.2 倍。此外,银行业有效增加新经济新动能新业态资金供给。
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是信贷投放重点。1 月份,企业及其他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 1.39 万亿元,占新增企业及单位贷款的一半以上,是银行信贷投放的主要类型,企业及其他单位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 12%,增速大幅快于短期贷款,为实体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长期资金支持。
同时,票据融资增长缓解了企业流动资金压力,贴现及买断式转贴现增加 5000 多亿元,票据融资较上年同期有较为明显的增长。票据融资具备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动性好的特征,比较好地满足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正常资金循环周转需要。
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稳定,资产分类准确度提高,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加大。近年来,银保监会督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实贷款分类,到 2018 年末,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已降至 90% 以内。同时,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处置不良资产,2017 年以来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贷款 3.48 万亿元,处置力度明显加大。在此基础上,银行业资产质量总体稳定,1 月末不良贷款率为 2%。
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2018 年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 186%,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 3.8 万亿元,资本充足水平超过 14%,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利润率保持稳定,分别为 0.9% 和 1.7%, 保持了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1 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 186.8%,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达到 3.9 万亿元。
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1 月份,保险业为全社会提供保险金额 631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5%,赔款与给付支出 1390 亿元,同比增长 5.8%,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险保障。与此同时,保险业保持较为充足的风险抵御能力,2018 年末,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 240.7%,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 229.6%,均处于较高水平,为进一步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奠定了坚实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