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到《朱鹮》振翅,上海歌舞团为何能二度登上央视春 ...

[复制链接]

393

主题

393

帖子

119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1:5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鹮》
" 翩翩兮朱鹭,来泛春塘栖绿树。" 除夕之夜,上海歌舞团舞蹈 《朱鹮》" 飞上 " 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1 年春节联欢晚会》,5 分 30 秒的舞段浓缩了同名舞剧精华,25 只神情各异、姿态蹁跹的吉祥鸟融入水天一色,带来春的气息与诗意。被惊艳的全国观众们迅速把 "《朱鹮》绝美 " 刷上了微博热搜。
从文华大奖获奖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而来的舞蹈《晨光曲》,到蜚声海内外舞台的《朱鹮》选段,上海歌舞团两部 " 现象级 " 舞剧中的精彩舞段都以独立节目形式亮相春晚。近年来,上海出品的原创作品一次次为舞台吹来创新风,它们的真诚与品质一次次践行了中华文化 "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的辽阔前景——
"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结合了舞台艺术与电影蒙太奇思维,展现当代舞剧创作的美学新精神,完全可以被写进舞蹈学院的教科书;《朱鹮》主题关乎全人类的共同命运,舞蹈将如此宏大的命题落实在珍稀鸟类上,既巧妙又精准地传递着人与自然界生灵平等共处的理念。"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说," 这两部舞剧代表了上海乃至中国舞蹈创作的最高水准,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中国当代文艺创作的‘春光无限’。"


《永不消逝的电波》
现代性融合创新舞台美学,带动视觉艺术突破
舞剧《朱鹮》是上海歌舞团近年来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 " 爆款 " 之一。2014 年首演至今,这台舞剧已在世界各地累计上演 250 多场。一台构思于 11 年前、首演于七年前的舞剧,为什么依然受到当下观众的热烈追捧?
" 观众在春晚舞台看到了舞蹈外观的‘形’,但他们被打动的根源还在于艺术内在的‘质’,即《朱鹮》所展现的现代审美与承载的价值观。" 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罗怀臻认为,在文艺工作者深入探索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朱鹮》以其独特的现代性融合美成为舞台艺术美学创新点," 地球不只属于人类,而是属于蓝色星球上所有的生灵。这种现代理念、文明意识契合了当下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观,带来更多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
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回忆,《朱鹮》的创作冲动来自上海世博会期间的一次 " 偶遇 " ——世博会日本馆展示着朱鹮的生态面貌,一幅幅美丽图景打动了上海的艺术家。"《朱鹮》的故事,讲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 创作团队曾数次赴陕西洋县、日本佐渡采风,深入了解朱鹮的生活习性,收集影音资料,丰富创作积淀,其间数易构思,倾注了无数心血和智慧,细细打磨四年才终于成型。
经过主创团队的高度浓缩和精心打磨,《朱鹮》亮相今年央视春晚舞台,惊艳了全国观众。上海歌舞团荣典 · 首席演员朱洁静饰演鹮仙,另有 24 位女演员扮演群鹮,她们通过指尖轻颤、小弹腿以及面部微表情的精准演绎,表现出朱鹮的纤细与敏感。为了描摹出鸟类 " 涉 " " 栖 "" 翔 " 的优雅姿态,《朱鹮》创新舞蹈语汇——演员们下身肢体动作参考芭蕾等西方舞蹈元素,上身动作则采用中国舞元素,一股飘逸灵动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种融合创新的思路延续到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不仅实现了多舞种大幅度跨界,还创造出交融性美学风格,集电影蒙太奇、音乐剧情境、大歌剧气场等特质于一体。创作之初,离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映已有一个甲子,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地下工作者 " 李侠 " 的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但在我国舞蹈领域,红色谍战题材长期空白。舞剧创作不可能复制电影的线性结构,但全新的舞台技术应该可以让舞蹈空间 " 开口说话 "!于是," 舞剧蒙太奇 "" 倒带式回放 "" 可移动景片 " 等创新性艺术手法被带到了舞剧里,舞者们舞出了英雄的告别:"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这耳熟能详的深情告白,被赋予了 "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 的时代意义。舞剧打破回忆与现实的屏障,以全新的艺术形式诠释了经典红色故事的当代感动,成为席卷全国的 " 爆款 " 作品。
融入时代语境,激发 " 双创 " 内生动力。对于 " 破圈 " 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朱鹮》,罗怀臻认为,这些作品在主题表达、思想发掘、舞台呈现等方面不断探索新路径,形成新的创作风气,为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可予借鉴的范例,由此能够带动本行业、本剧种乃至整个舞台艺术、视觉艺术的突破。


" 双创 " 激荡上海文艺创作活力,佳作迭出 " 有备而来 "
目前,舞剧《朱鹮》已在国内外舞台上演出了 250 多场,诞生两年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演出超过 200 场,仍一票难求。据悉,春晚演出后,上海歌舞团踏上全国巡演的道路,预计 2021 年这两台高口碑舞剧都将迎来第 300 场演出。
上海出品的优秀舞台作品为什么能长演不衰?" 在每一部新舞剧的项目研发和策划讨论中,我们始终慎之又慎,保持着‘时间只记住精品,艺术永追求一流’的态度。" 陈飞华认为,上海多措并举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生态。
又岂止是《朱鹮》与《电波》,又岂止是上海歌舞团。正如评论家们所言:" 上海文艺创作佳作迭出,一切都是‘有备而来’。" 在文旅部发布的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 重点扶持作品名单中,上海出品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沪剧《敦煌女儿》等 11 部作品入选,数量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三。据统计,为践行和探索 " 双创 " 理论,上海于 2016 年开始实施 " 十三五 " 重大创作选题工程,截至 2020 年已积累了 96 部重大重要舞台艺术创作选题,其中 70 多部已经陆续上演。在上海,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改革强音正越发自信,越发响亮。
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文汇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