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联网汽车金融的2018:开放、洗牌与新大陆

[复制链接]

578

主题

579

帖子

17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5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9 17:0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日话题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SuningWealthInsights)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赵一洋
年关将至,又到了反思与憧憬的时间点。回顾 2018,中国车市 30 年来首现负增长。车市的寒意仿佛也让近年火热的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从狂热走向冷静。互联网金融公司作为汽车金融行业的新势力,开始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的市场角色,一个新的行业图景正在逐渐展开。
开放:</b>
巨头布局互联网汽车金融生态的新思维</b>
近年来,以 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在金融领域掀起了一场互联网金融浪潮。互联网理财、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P2P、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革命性互金产品层出不穷,让传统金融忽视的 " 长尾 " 群体享受到了高效、便捷、普惠的金融服务。而近期崛起的互联网汽车金融,则是这波浪潮的最新延续。
然而,2018 年的种种迹象表明,互联网汽车金融与前述互金子行业有一个显著区别,那就是互金巨头们的行业角色发生了转变。
在互联网汽车金融领域,我们几乎看不见互金巨头在前线贴身肉搏的场景,而是纷纷选择充分开放自身生态,全力扶植代理人参战,从而保持自身互联网生态与汽车金融的 " 连接感 "。
最能体现这种开放战略的,非腾讯莫属。可能是早已看出自身对于汽车场景的生态粘性不足,腾讯在 2013 年 -2017 年多次通过股权投资,不断扩张自身的互联网汽车金融版图,如优信、易车、易鑫、人人车、天天拍车等,率先完成了在新车交易与金融、二手车交易与金融等主要细分领域的完整布局。
进入 2018 年,腾讯继续用资本拓展汽车金融版图:战略投资灿谷集团,助推其成功上市;领投车好多集团(瓜子二手车和毛豆新车网的母公司)C 轮融资。同时,腾讯从 A 轮就开始扶植的优信也在 2018 年顺利上市。除股权投资外,微众银行的债项资金也顺利与这三个主体的金融产品对接,例如微众银行旗下的微车贷就是与优信合作的二手车分期产品 " 付一半 ",腾讯借此输出了低成本资金、央行征信数据以及大数据风控等多项生态资源。


再看互联网江湖另一座高峰——阿里系。早在 2015 年,阿里曾试图通过建立阿里汽车金融部,推出 " 车秒贷 " 产品,来自建互联网汽车金融体系。然而,由于缺乏 4S 店、综合汽贸商等线下场景的支持,该设想在现实中难以形成交易闭环,如今市场上已经看不见这个产品的踪迹。但从 2017 年开始,体外孵化的大搜车集团开始扛起阿里汽车新零售新金融的大旗,成为阿里互联网汽车金融领域最重要棋子。
进入 2018 年,阿里继 2017 年领投大搜车 E 轮融资后,继续参投大搜车新一轮融资,并且在流量资源、大数据风控以及资金支持等多个层面给予大搜车特别是 " 弹个车 " 产品巨大的生态资源支持。
除腾讯和阿里采取了生态开放之外,互联网第二阵营的代表——滴滴,在 2018 年也与人人车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围绕滴滴在乘客端和司机端的巨大流量,共同打造新车金融和二手车金融两大汽车金融生态。
此外,苏宁集团在 2018 年也发布了汽车智慧零售计划,除苏宁汽车超市不断落地外,苏宁汽车金融也与毛豆新车网等新兴平台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将苏宁生态内的优质流量向这些战略合作伙伴开放,共同搭建互联网汽车金融生态。


互金巨头们纷纷选择开放战略布局互联网汽车金融领域,其根本原因在于汽车行业本身的互联网化程度不高,汽车交易的完成十分依赖线下场景。而无论是 BAT,还是 TMD,甚至是易车和汽车之家,这些互联网公司都需要去重构自身线上生态与线下场景的连接。
另外,无论是自建门店、招募加盟商,还是管理 SP 渠道商,都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模式重,风险高。这种业务显然更适合更接地气、战斗力更强且具备汽车基因的创业团队来完成。
因此,互联网巨头们充分开放生态资源,充当行业赋能者角色,应该是最佳战略选择和未来发展趋势。
洗牌:</b>
车抵贷 P2P 与互联网汽车直租的相似牌局</b>
从互联网汽车金融的细分行业发展情况来看,车抵贷 P2P 与互联网汽车直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参与主体众多,并且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等传统持牌金融机构目前涉足较少,因此,这两块市场属于互联网汽车金融的基本盘。
而在 2018 年,这两个市场都在经历一场洗牌,只是阶段有所不同:车贷 P2P 市场经过洗牌,目前大局方定;新车直租市场表面上激战正酣,但洗牌其实已经悄然开始。
(一)车抵贷 P2P 经过洗牌,巨头凸显
2018 年以来,由于持续增强的监管风暴和 P2P 爆雷潮的双重影响,车抵贷 P2P 行业经历了一次行业大洗牌。
据网贷天眼监测数据显示,全行业贷款余额从 2017 年底的高点 653 亿元下降到 2018 年 11 月底的 547 亿元,降幅达到 16.23%;交易额从 2017 年底的 2477 亿元下降至 2018 年 11 月底的 1448 亿元,降幅达到 41.54%。
另据网贷天眼研究院的不完全统计,截至 2018 年 11 月底,国内共有 156 家在运营 P2P 网贷平台涉及车贷业务,这与峰值的 1700 家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大洗牌的根本原因在于,部分平台深陷套路贷、二押、暴力催收等市场乱象,导致资产质量恶化,逾期率和坏账率快速上升,平台垫付压力陡增,而负债端一旦出现兑付问题就导致挤兑现象的发生,最终平台关停或跑路。此外,车抵贷的商业模式较重,运营成本高,也是行业共同难题。
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车抵贷 P2P 的行业龙头微贷网在 2018 年末成功上市,还是给行业带来了些许信心和希望。微贷网成立于 2011 年,于 2012 年 3 月开始,一直深耕车抵贷业务,截止 2018 年上半年,其车抵贷业务余额达到 171.6 亿元,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 35%左右。
虽然车抵贷 P2P 行业经历了 2018 大洗牌,但是对于行业来说未必是坏事,去浊才能存清,加之我国二手车市场不断扩大,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的持续旺盛,车抵贷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行业整体或进入一个稳健发展的新航道。


(二)互联网汽车直租多方混战,洗牌进行时
2016 年底到 2017 年初,大搜车集团推出 " 弹个车 " 产品,开启了互联网 + 新车直租的新模式。该模式将客群定位于一二线城市不符合限购政策或购车分期贷款政策的特殊人群,以及三四五线等低线城市无法满足银行或汽车金融公司等传统金融机构授信要求的长尾客群。
从 2017 年年中开始,这个互联网汽车金融新赛道开始涌入多个重量级选手,既包括平安集团、易鑫集团等互联网汽车金融综合服务商,也包括汽车经营性租赁头部平台——神州租车、二手车交易平台三巨头——瓜子、优信、人人车等跨界而来的互联网汽车头部平台。
2018 年,这些处在行业第一阵营的平台开始进入深耕模式,将自身原有的汽车生态优势与互联网新车直租业务模式相结合,各自形成了新兴业务与原有业务相结合的生态闭环。
这些平台运营整体较为稳健,业务体量稳步提高,资金渠道正在逐渐打开。例如,神州租车旗下的神州买买车平台已经在深交所发出以互联网汽车直租为底层资产的 ABS 产品,这就意味着互联网直租模式正在逐渐被主流金融体系认可。笔者调研了解到,2019 年会有更多平台发出交易所 ABS 产品,低成本资金的注入会让这些平台的业务规模具备快速增长的潜力。
此外,2018 年的互联网汽车直租市场在参与主体方面,发生了另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中小型新平台的大量进入。这些新平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 2017 年底,现金贷新规《关于规范整顿 " 现金贷 " 业务的通知》发布,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无场景依托、无资金指定用途的现金贷发展受到极大的监管限制,场景化的消费金融成为大势所趋。而汽车消费金融由于授信额度高、市场需求较大,成为众多现金贷平台转型的重要方向。特别是作为现金贷巨头的趣店在 2018 年年初高调发布 " 大白汽车 " 战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很多现金贷平台采取跟随战略,在 2018 年跟风进入市场,例如 A 股上市的现金贷平台二三四五集团,在今年推出 " 车贷王 " 平台,进军目前还是一片蓝海的农村汽车金融市场。
二是由于今年车抵贷 P2P 市场发生了前文提到的结构性变化,导致大量车抵贷 P2P 平台开始向互联网新车直租市场实施战略转型。例如车抵贷 P2P 平台图腾贷与网约车平台合作运营针对网约车司机的汽车直租产品。
三是很多原本专注线下本地化运营的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开始在线下回租模式基础上,转型或者新设互联网汽车直租平台,例如老牌汽车融资租赁公司喜相逢和平安租赁等。


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近些年汽车融资租赁市场的蓬勃发展,融资租赁公司的数量爆发式增长,竞争形势迅速激化,随之而来的是,价格战和风控松绑等行业乱象在 2018 年开始大量出现。很多中小平台为追求规模短时间快速增长,开始不断放松风控标准,不断压低首付比例,不断放开客户准入标准,金融风险正在加速累积。
此外,互联网汽车直租相较其他汽车消费金融产品,模式更重,运营成本更高,盈利空间有限,风险成本一旦突然增加,平台运营难以为继。例如,部分平台将首付比例压低到 5% 甚至零首付,使得直租产品与汽车黑市处置价格(10% 左右)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套利空间,相关恶性案件时有发生,针对新车直租市场的黑产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更重要的是,由于目前几乎所有互联网直租平台开展业务所持有的牌照为原商务部管辖的商业融资租赁牌照,发放门槛相对较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其数量已超过 9000 家。而在 2018 年 4 月,上述牌照的发放与监管权由商务部转至银保监会,相关监管细则有望在 2019 年颁布,牌照收紧几成定局,这极有可能成为行业洗牌的催化剂。
对于互联网汽车直租市场来说,2018 年的种种市场迹象表明,市场洗牌已经开始,行业分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从发展脉络来看,互联网汽车直租市场正在重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典路径:创新 --- 爆发 --- 洗牌 --- 稳定。那么,谁将成为微贷网那样的细分市场领导者呢?2019,我们一同期待!


新大陆:
互联网汽车金融创新的下一站
在即将到来的 2019 年,互联网汽车金融领域还有没有什么新大陆呢?
在笔者看来,与互联网行业 2018 年的总体趋势一致,TO C 到 TO B 是互联网发展的大方向,非授权体系的汽车供应链金融可能是互联网汽车金融创新的下一站。
无论是车抵贷,还是互联网汽车直租,都是围绕零售端的汽车金融需求,而事实上,汽车金融还有一个重要领域是解决汽车经销商群体融资需求的汽车供应链金融。
目前,4S 店群体的金融需求可以依靠银行、厂商金融等传统金融机构的标准化金融产品解决。而除了 25000 家 4S 店(一二线城市为主),我国还有 8 万多家综合汽贸经销商、10 万多家二手车商等非授权体系的汽车经销商群体(三四五线城市为主),这些群体一直都是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盲区,这也给了互联网创业者难得的切入良机。
目前已有多家互联网平台深耕这一领域,例如新车领域的卖好车、二手车领域的第一车贷、专注平行进口车领域的车镇等。在 2018 年,这些平台一方面在内部对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了大量的智能化升级,例如数字化的智能监管仓、实现远程控制的汽车钥匙保管箱等金融科技被大量引入,全面提升了汽车供应链金融的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让业务模式更加可持续。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平台将外部合作范围从线下非授权经销商群体扩展到了互联网直租平台等汽车新零售群体,跨界合作、专业分工成为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大趋势。
不过,目前该细分领域最大的问题在于平台资产规模都比较小,余额都在亿级和十亿数量级,难以摊薄业务所必需的汽车物流仓储供应链建设成本,同时现阶段还缺乏吸引较低成本资金的能力。然而,笔者认为,由于汽车供应链金融的潜力足够巨大(仅中信银行在 2017 年就投放了 4000 亿的汽车供应链金融贷款),且行业进入壁垒较高,竞争压力较小,随着越来越多看好这一领域的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进入,该行业有望在 2019 年进入发展快车道。
结语
由于汽车行业和汽车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互联网汽车金融注定是一场巨头拒绝直接参与的大混战,这既给了互联网创业者们绝佳的崭露头角的机会,但同时也大大加剧了战局的惨烈程度。
回望 2018,在互联网汽车金融的各细分领域中,有的战场已经鸣金收兵,有的则激战正酣,有的还在厉兵秣马。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希望行业参与者们在 2019 年能更加理性、更有耐心、更加尊重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互联网汽车金融行业在普惠大众的方向上行稳致远,共同迎接行业灿烂美好的春天。
/x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