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为孩子选择体育项目?

[复制链接]

926

主题

1212

帖子

326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26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3 16:4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父母,不论您是否已经为孩子选择了某一项或某几项体育项目,既然打开了这篇文章,说明您对这个问题至少有兴趣了解,那么在开始探讨之前,您有必要先做一个自我评估:
我是否对体育理论和知识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我有没有长期深入的参与过任何一项体育项目中?
我有没有经过体育文化长期熏陶和洗礼?
我是否能切身体会到体育能给人带来的独特价值?
我的体育经历和体育圈子是否真的健康积极?我能区分孰优孰劣吗?
不论以上问题的答案是肯定还是否定,我们希望您在认真思考过以上问题之后能够明白,在“为孩子选择体育项目”这个课题上,您需要保持客观、虚心的心态,既不要让自身的知识经验盲区造成盲目选择,也不要让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主观臆断。


除了正确的心态之外,还有一点意识需要明确。
虽然我们相信愿意思考这个问题的父母都已经意识到了体育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但是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些有可能被忽略的“中国特色”——体育对中国青少年的意义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还要重要的多的多。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青少年运动的建议是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每天久坐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以帮助青少年:
形成健康的肌肉骨骼组织;
形成健康的心血管系统;
形成神经肌肉感觉;
保持健康体重;
保持健康心理,改进对焦虑和抑郁的控制;
培养社交能力,提供机会进行自我表现;
避免烟酒、毒品等其它不健康行为。


60分钟、3次、2小时,这些要求看似对于天性好动的孩子来说并不难完成,但是事实却是:
中国约80%的青少年每天中等运动时间不足60分钟,主要原因是运动集中在校内,严重缺乏课余自发锻炼和训练。
中国超80%的青少年每天久坐时间远超2小时,主要原因是课后作业繁重以及“屏幕时间”过多。


总而言之,对于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言,也许没有比“增加校外课后的体育锻炼”更重要的事了。
为了对要做的选择有个清晰的认识,也为了避免长篇大论之后却发现该选的没法选,我们首先来看看国内课外体育培训都有哪些可选项,以及目前大多数家长都是如何选择的:



图表数据来源于《2018中国少儿体育培训家庭消费报告》
游泳和亲子游泳由于有“生存技能”加持,几乎成了孩子必学的一项运动。而体适能作为亲子运动类和泛体育类的新概念汇总,能够入选近1/4家长的培训清单也不足为奇。


排除游泳和体适能,第一梯队是篮球和围棋这对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动静组合”,轮滑和跆拳道两个看似小众偏门的项目作为第二梯队,以明显优势领先于羽毛球、足球这两项风靡亚洲和全球的球类项目构成的第三梯队,同时第三梯队中还有冬季项目滑雪,而橄榄球和足球齐头并进似乎有点让人难以理解;
前20榜单队尾的小众项目还有中国生存技能之一“骑自行车”,中国特色“武术”和“乒乓球”,另一个能四季参与的冬季项目“滑冰”,单人和团队球类项目“网球”和“棒球”,另一个棋类项目“国际象棋”,两个超小众却给人高大上感觉的“绅士”项目“马术”和“击剑”。
首先我们来筛选下前20榜单中的一些特殊项目,其中有一些是无可争议的必选,有些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1.生存技能
游泳和骑行车是两项基本的生存技能,在“课外培训”这个词还尚不存在的年代,孩子们都是在父母或伙伴们的帮助下自学成才,现在教育资源丰富,通过参加专业的游泳和骑行培训来掌握这两项技能,不仅可以避免一些安全隐患,在技能的规范、专业、理论等多个层面都可以比“自学成才”掌握更全面扎实。
所以这两个项目如果有条件都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个短期的专业训练,但长期训练显然是没有必要的,两项运动一旦掌握,日常生活中都有机会用到或“玩儿”,定期的训练对于孩子而言太过枯燥,除非孩子兴趣浓厚,否则没有太多必要。


2. 棋类
围棋备受家长们青睐,原因显而易见,中国家长们对智力开发的追崇是在东亚国家中也是无人能比,更别提尚武的欧美了。但是围棋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显然并不具备能够解决我们上面提到的青少年缺乏运动、过度久坐的问题,相反还要更进一步让问题变得更严重
因此以“围棋”为代表的棋类项目(加上国际象棋和象棋,共有25.2%的家长选择棋类项目)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对于教育而言,把它归入到和机器人、编程等科创益智类的课外培训似乎更为合适一些。


3. 体适能
体适能是什么?实际操作上,我们即可以把体适能理解为各项运动共性的一个大杂烩,也可以认为每项运动中也都会有体适能训练的环节;概念上,体适能强调的是在少儿发育早期,遵从身体机能发育成长的规律,通过科学的身体训练来促进孩子身体的全面发展。
所以体适能在本文的范畴内不是一个需要单独选择的体育项目,而是一个需要每位家长深刻理解的体育知识和意识:孩子早期不能过度的进行专项化训练,即不断重复的使用相同的肌肉群和相同的动作模式,否则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危害。


4. 冬季项目
冬季项目有其独特的魅力,在冰雪世界中运动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虽然项目从类别上无非就是滑雪和滑冰,但在技巧进阶层面其实是可以不断学习和进步的项目,所以如果在气候条件适宜、资金和时间允许的前提下,让孩子从小每年定期参与冬季项目是非常自然而然的选择。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安全。


经过以上筛选后,余下的项目大致有以下几类:
团队球类运动:篮球, 足球, 橄榄球, 棒球;
网式球类运动:羽毛球, 乒乓球, 网球;
武道类:跆拳道, 武术;
极限运动:轮滑, (潜水、帆船);
其它:马术, 击剑;



在《2018中国少儿体育培训家庭消费报告》中,受访家长再次选择体育项目的意愿如下图分布(以上已排除的项目已被去掉),接下来我们从不同角度来讨论该如何做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选择。


图表数据来源于《2018中国少儿体育培训家庭消费报告》
培训 or 游戏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孩子而言,运动就等于玩儿,只不过这个“玩儿”,不像平时的“瞎玩儿”,而是有一定门槛,有一些挑战,有一些竞争,孩子能够收获的也远比瞎玩儿的高兴要多得多。


以上大多数成熟的体育项目培训都能够做到寓教于乐,不过家长们要对一些中国的传统强项多加注意,比如羽毛球和乒乓球,因为大多数成熟的教学体系和教练团队都沿用着非常传统的中国式训练方法,在训练中可能会更注重吃苦和意志力的培养,而较少吸纳西方的游戏趣味性方法。


年龄段
青少年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身心发育特点,通常讲,发育初期,宜选择以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为主的项目;发育中期,宜选择以速度为主的项目;发育后期,可选择一般耐力和力量性练习的项目。
对于团队球类运动和武道类运动而言,其综合性的运动特点可以让训练体系根据不同年龄段有非常针对性的变化,而对于网式球类运动、极限运动以及马术、击剑等项目,其训练体系要完全针对早中晚三个阶段进行不同变化就有些困难了。


团队 or 个人
除团队球类运动外,其他都是个人项目。团队项目和个人项目都能给孩子带来独特的收获,团队项目更像一个小社会,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孩子有适合自己的不同角色,团队成员需要为了共同的目标做出自我牺牲,同时也能借助队友的帮助实习自己独自一人无法企及的目标。而个人项目中孩子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决断,不过集体环境对于很多自我成长也是必要条件之一。
当前中国青少年在校外非常缺乏团队社交,同时80后家长们在西方个性文化的多年熏陶下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独立意识,00后孩子在当前的教育理念下更是具备了非常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因此,从大多数中国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团队运动无疑更适合当下大多数孩子。


着眼未来的社交融入和文化认同
体育运动在学生和工作中都是非常好的社交方式,所以有一个观点是:“偏门的可学可不学,但是大家都会的你可以不擅长但至少要学会”。
社交属性较强的有两类运动,一类是国内较为流行的,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一类是有全球影响力的职业赛事和文化的,比如足球、橄榄球、篮球、棒球、冰球等团队球类运动,以及网球、高尔夫等个人职业类项目。


让孩子参与到这类项目中,绝大多数家长的目标当然不是让他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但是不论他是否有天赋,学的好赖,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一个由顶级赛事、球星、草根爱好者和球迷构成的,围绕该项目的文化小世界。
而在所有项目中,足球作为世界第一运动和全球通用语言无疑是最能够为孩子在社交融入和文化认同上提供帮助的项目。


对症下药?
父母在为孩子选择运动项目时自然而然会考虑到孩子个性,有些是顺势而为,扬长避短,有些则是对症下药,以毒攻毒。比如为心理素质差的孩子选竞争对抗激烈的武术或挑战性大的极限运动,为孤僻的孩子选团队项目,为性情急躁的孩子选时刻需要冷静的击剑或射箭,为自负虚荣的孩子选高难度的极限运动或耐力性的长跑等等。


其实孩子的性情还尚处在培养发展阶段,远远未定型,他暂时反映出的特质是长期在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和长辈、老师、同学之间磨合形成的,体育项目恰好提供了一个新环境让他有机会去达到新的平衡,所以一味的扬长避短或对症下药都是不太合适的。
每一项运动都会在方方面面对孩子的性情产生影响,所谓击剑培养冷静果敢、极限运动培养勇敢、长跑磨炼耐性等都是比较片面的臆断。而相比个人项目,团队项目的环境更为丰富和复杂,对孩子的影响也更为全面。


专项 or 多样
正如前面提到的“体适能”概念,青少年在发育早期需要更全面多样的体育锻炼,以助于全身骨骼肌肉的发育。因此如果为孩子选择诸如乒乓球、网球、跆拳道、马术等不是能够让孩子均衡发展的项目,那么家长需要注意,要么在训练中多加入“体适能”的部分来弥补传统训练的不足,要么再另外选择其它项目搭配,以让孩子得到均衡发展。
相较而言,团队球类运动大多都能够对孩子全身骨骼肌肉和心肺发育有全面的帮助,并且有较为完善的球员发展模型和培养计划来保障不同个体、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孩子达到自身所能达到的最好训练效果。


家长参与度
绝大多数家长出于自身能力、精力以及财力的考虑,不会让自己也参与到孩子所学的运动中去,其实是浪费了一个绝佳的与孩子交流沟通和言传身教的机会。在上面的可选项里,球类运动是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项目。


便捷性
如果为孩子选择的项目是小众而且需要特定装备和场地的,比如马术、击剑、帆船、潜水,甚至橄榄球和棒球,那么家长和孩子都很可能需要持续投入足够的精力、时间和财力来维持训练和兴趣。
而对于很大众流行且便于开展的项目,比如羽毛球和乒乓球、武术和轮滑,孩子可以很容易维持训练而不受其它限制条件的影响,对足球和篮球而言,甚至除了球本身可以不需要任何场地和装备就能随时开玩儿,孩子可以轻易的调整训练频次,甚至可以利用很多课余时间来“玩儿”。


每个家庭都是特殊的,对于“如何为孩子选择体育项目”这个问题,没有普世皆准的正确答案,只有最适合您的孩子的答案。
希望本文能够为部分家长提供帮助,也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与最适合自己的那些个运动项目结缘,并从中获得成长和快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