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9岁小伙醉酒身亡:职场拼实力,人生拼健康

[复制链接]

574

主题

575

帖子

172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7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31 08:2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哈叔的职场微课堂
职场丨人生丨干货丨励志
关注
哈叔  第 479 篇原创文章
前天晚上和朋友吃饭,喝了点小酒,后来发了张照片在读者群里,有读者问我:哈叔,你能喝多少?
这是一个好问题,因为知道自己能喝多少的人,背后往往都有一段曲折的故事,而这也让我想起了曾经那一段不堪的过往。
四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们公司年底聚餐,当时年轻气盛的我,在酒桌上大有常山赵子龙的英姿,一人挑数人,面无惧色,来去自如。
在这之前,我未尝过败绩,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喝多少,但那次却凉凉了,在第 N 杯酒下肚后,轰然倒地。
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医院里,正打着点滴,我老婆守在一旁。
她说,这次栽了吧。
我想了好几分钟,才想起昨天喝酒了,但真得断片了,倒地后的事完全没有记忆了。
据说,那天是几个同事连背带拖将我弄下了楼,去往医院的途中,还将一位女同事的车吐脏了,最令我感到不解的是,我的裤腰带没了。
总之,那天是出了大丑,以至于后来每每聚餐都会被大家调侃一番。
出院时,正好一医生进病房来,看着我说:" 这次算你命大,你不知道情况有多危险,以后可不能这样喝了。"
这是我生平第一次喝断片的经历,刻骨铭心,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喝醉过,每次都适量,绝不贪杯。
因为我知道:喝多了,真得很危险,真得会死人!
01
生命很脆弱,喝多了会死人
前几天的一则新闻。
1 月 23 日,长沙一位 32 岁的中年男人刘先生,因参加公司年会,酒后出现意识不清,误吸了呕吐物,出现了呼吸衰竭、意识不清的症状。
随后,刘先生的同事们赶紧将他送到了湖南航天医院进行抢救。
送到医院的时候,情况已经很不好了,意识丧失,呼吸困难,心电监测仪上显示血氧和血压都十分低,医生立即将刘先生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
好在第二天终于清醒过来了,但他对前一晚的事统统都「失忆」了,这与我的经历很相似。
但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幸运,从鬼门关走一遭,还能被退回来。
1 月 17 日晚上 12 点多,浙江海宁市人民医院来了一个急诊病人,一个年仅 29 岁的小伙,经过一番抢救,还是没能挽回这位年轻人的生命。
据医生说,酒喝太多了,一直呕吐,呕吐物吸到了气管,堵塞呼吸,引起气管痉挛,影响呼吸,最后导致窒息身亡。
小伙的朋友说,当晚是他们公司吃年夜饭,大家一起喝酒吃饭,兴致一高就喝多了。
而这位年轻人本来在吃完这顿年夜饭后,就打算回老家过年了。
再往前数一段日子,南京一家公司的保安老张,在年会聚餐时喝了不少酒,后来回到工作所在的大楼,直接躺地上了,被发现死亡,家属向公司索赔了 56 万。
... ...
生命有时候真得没我们以为得那么皮实,反而很脆弱,脆弱到几杯酒就会让我们与这个世界挥手告别,甚至都来不及和最亲近的人打声招呼。
这是近期一个月左右发生的事情,而悲剧肯定远不止于此。
年关又至,各种聚会、饭局也接踵而来,对于很多人来讲,每一次饭局就如同一次闯关,荡气回肠。
因为我们太喜欢劝酒了!
02
劝酒暴露一个人的教养
我好喝点小酒,却不喜劝酒,即使在最为巅峰、战无不胜的年月里,也极少逼人喝酒。
这一点,还是值得骄傲的。
有饭局,就有酒,有酒,就有人劝酒,自古都是如此!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很多人应该都听过这句话,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么文艺的话其实是一首「劝酒」诗。
诗的题目是《续侄溥赏酴醾劝酒二首》,后两句是:相逢拌酩酊,何必备芳鲜
意思是说,好兄弟见了面,就要痛痛快快喝一顿,一醉方休,连下酒菜都不需要准备多少。
好客是好事,但与古人的小酌怡情相比,今天的我们则要 low 了很多,也变味了很多。
今天的劝酒,更像是一种测试,你对我是否忠诚、服从、尊重,一切都在酒里。
你不喝,那就表示看不起我,不给面子;来求我办事,那就先把这杯酒给干了,让我看看你的诚意 ...
想起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创业初期的一次经历,求人办事,当时不善交际的他为了表明心迹,只好往死里喝,结果喝进了医院。
这几年,大大小小的饭局也去了不少,「俞敏洪式」的悲壮场面也时常见识,其中不乏一些女性,在一群油腻男人的哄笑声里,举杯一仰而尽。
有人说,这能怪谁,也可以选择不喝;也有人说,没有什么饭局,值得你往死里喝。
当然,当然可以选择不喝,但这世界有堵名叫「现实」的高墙,如果都能率性而为,那么就没有「身不由己」这么一说了。
很多时候,我们都知道可以不喝,但更知道不喝的后果是什么。
所以,我更愿意劝那些劝人喝酒的人:请你善良
一个人劝酒的样子,往往会暴露他的教养和品行,是好客还是心坏,是豪爽还是卑劣,是君子还是小人。
而判断的标准,就看是点到为止还是咄咄逼人。
真正善良的人,不会借劝酒之名,行杀人之事;真正有教养的人,不会逼人太甚,目中无人。
愿多年后,我们都没有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肥而不腻。
03
职场拼的是实力,不是酒量
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听来的故事。
在表弟的眼里,他们部门的主管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也是他的偶像。
不到 35 岁,房子三四套,美妻搂怀,儿女可爱,妥妥的人生赢家,但真正让表弟感到惊叹的是前几日发生在年会上的一幕。
公司的两个副总来到他们所在的桌上,满桌人都举起了酒杯,男白女红,唯独他们主管端起的是黄灿灿的果汁,原因是嗓子不太舒服,不想喝酒。
其中一个副总是出了名的喜欢劝酒,话多理多,但对这位主管却显得极为宽容,没有刁难。
表弟说,我们主管是公司里业务能力最强的,三分之一的业务都是他谈下来的,只要他不想喝酒,没人敢劝他,而且即使你劝,他也不喝,就是这么霸气。
有些人之所以被善待,往往是因为别人不敢裹挟他;而有些人之所以有恃无恐地欺负人,是因为他知道对方毫无办法。
这就是酒桌上的潜规则。
第二个故事是亲历的。
我之前所在的公司是行业里的龙头企业,属于领头羊的角色,优秀到什么程度?
我们公司的业务量是行业里最多的,但这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当同行公司的业务员忙着公关、请客吃饭拉关系的时候,我们的业务是客户自己找上门。
个人如此,企业也是如此,当你足够优秀,别人便无法忽视你的存在。
虽说我们处在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但很多时候,拼得依旧是能力、价值,而不是酒量。
而且,越往后,越是如此。
职场更多的是拼实力,人生最后拼的是健康,希望这个道理,你越早明白越好!
关于酒局、喝酒,各位可以在文章下方的「写留言」处畅所欲言,互相交流。
文/哈叔
写于 2019.1.30
作者简介:哈叔,喜欢用历史解构职场,文字接地气,通俗易懂,简练精辟。新浪微博:哈叔微职场。
喜欢哈叔的文章 欢迎转发分享哦
推 荐 学 习
100 节精品课
原价99 元,现只需 69 元
扫码即可快速听课
戳阅读原文,查看说话之道的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 More>
广告位




00853澳门论坛X

0511.net镇江网 分享生活 温暖你我

0511.net镇江网|镇江大小事,尽在镇江网! 镇江网由镇江亿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组建。镇江网汇集了镇江本地新闻信息,视频专题、国内外新闻、民生资讯、社会新闻、镇江论坛等。镇江网是镇江地区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门户网站,是镇江人浏览本地新闻的首选网站。...

点击查看详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