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53澳门论坛

标题: 苹果M1iMac体验:更轻薄、更强大、更多彩 [打印本页]

作者: 897    时间: 2021-5-18 21:41
标题: 苹果M1iMac体验:更轻薄、更强大、更多彩
全新的 iMac 就像是一台支棱起来的 iPad:都是方正的造型、铝合金后盖,一体式玻璃。但唯独下巴并未如大家所期待一样去掉。
[attach]87293[/attach]

电源线接口换成了磁吸式,盲插更容易,但你不用担心会被断电,因为还挺牢固的。
与被取代的 21 英寸 iMac 相比,不仅屏幕变大,屏幕从最高 4K 升级到了 4.5K,加入了原彩显示技术,连摄像头也升级到了 1080P。
此前的 USB-A 和 SD 卡槽都取消了,留给我们的是两个同时兼容雷霹和 USB 4 的端口。如果你是中配或高配版,还会再多两个 USB 3 端口。
[attach]87294[/attach]

除此以外,丐版与中高配版本的差异还体现在 GPU 核心数、硬盘空间、是否配备网线接口、以及键盘是否配备 Touch ID 上。
[attach]87295[/attach]

当然我知道,新 iMac 更为吸引大家眼球的是色彩。在银色的基础上,这次还新增了红、橙、黄、绿、蓝、紫。
[attach]87296[/attach]

这次新增的颜色也恰好就是苹果彩色 logo 那 6 种颜色。
[attach]87297[/attach]

而我们手上的则是绿色款。不仅键盘绿、鼠标绿,连充电线、数据线、甚至外包装的提手和屏幕保护膜上那个 hello 都绿了。从拆箱到拿出机器,一直给人一种高度统一的享受。
[attach]87298[/attach]

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种享受,还一直延续到开机之后,渗透到系统之中。
欢迎界面、壁纸、图标、按钮、输入法、选择框,高亮选择等,都默认设置好对应的颜色,让你从头绿到脚。
[attach]87299[/attach]

只能说在这些细节上,苹果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作为一台搭载 4K 屏幕的一体式电脑,它甚至比一台同尺寸 1080P 显示器还要轻还要薄。
[attach]87300[/attach]

而轻薄的背后,靠的就是那颗苹果自研的 M1 芯片。
过去使用英特尔平台时,需要一块硕大的主板承载分散排布的 CPU、GPU 等元器件。而 M1 则将它们全部集合在一块芯片上,更低的发热量也让散热模组成功瘦身。
[attach]87301[/attach]

我们的后期看到这块 4.5K 屏幕后,眼睛是发亮的。但眼神中还透露着一丝担忧,原因就这块 M1 芯片。
于是我们拿出恰饭工具、还有一台定价相同的 M1 MacBook Pro 和它做对比。
[attach]87302[/attach]

首先,我们测试了在 Final Cut Pro 上对 4K 素材进行剪辑。在 16 英寸上加载两条轨道进行预览,就会出现掉帧的情况。
但在两台 M1 设备上,两条轨道流畅预览,三条轨道才会掉帧。毕竟 M1 和 Final Cut Pro 都是自家亲儿子。
不过到了渲染导出时,三者差距并不算特别明显 ,16 英寸 MacBook Pro 会稍快一些。
[attach]87303[/attach]

其次,我们也用了 PR 2020 输出一段 1080P、25fps,码率 15Mbps 的成片。要声明的是,由于适配 M1 的 PR 还没发布,我们测试的版本为转译版,所以结果仅供参考。
结果显示,同样使用 M1 的两款机器表现接近,都被 16 英寸 MacBook Pro 吊打了。
[attach]87304[/attach]

从这两组结果看以及跑分来看 ,两款 M1 产品的性能是相当的,13 英寸 MacBook Pro 稍胜一筹。原因就是在于丐版所锁掉的一个 GPU 核心。
所以,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工作场景下 iMac 的表现,可以参考我们测试 M1 MacBook Pro 的视频。
而和 16 英寸 MacBook Pro 的对比结果则说明,如果你选择 Adobe 软件作为视频制作的工具,对性能要求比较高,那新 iMac 就稍显乏力了。
[attach]87305[/attach]

但如果你使用的是苹果生态软件,或者对硬件要求不高,那么配备 M1 芯片的 iMac,性价比就很高了。
毕竟这是一台带 4.5K 屏幕的一体式电脑。
虽然办公达不到我们的视频制作要求,但拿来摸鱼就真的很爽了。
4.5K 显示器,配备 6 扬声器系统,效果是真的棒。
[attach]87306[/attach]

由于 M1 芯片的加入,现在你可以在 iMac 上玩 iPhone 和 iPad 的游戏。你甚至可以连上 PS5 的游戏手柄,大展拳脚。
[attach]87307[/attach]

对于什么人适合购买,我想说的是:
iMac 是一台大部分不会考虑,但其实非常适合大部分使用的电脑。
只要你不用经常出差,对性能也没有很高的要求,一体式的造型、高素质 4.5K 屏幕以及苹果的生态协同,都会让你觉得物超所值。
[attach]87308[/attach]

在查找资料时,我们找到了两条宣传片。
一条是最新款 iMac,另一条则是来自 1999 年的彩色版 iMac G3。两条片特别像。表面看,新 iMac 像是对经典的致敬。但我看来,这更像是不同时代下的偶然重合。
因为色彩对于两者来说,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
1998 年乔布斯回归后,苹果发布了第一台带有蓝色透明外壳的 iMac G3。市场反映热烈,也拯救了水深火热的苹果。
[attach]87309[/attach]

眼看 iMac 大获成功,比尔盖茨甚至还曾经指着一台被涂成了红色的 PC 说:
我们在这破机器上涂上油漆,不就是这么回事儿了吗!
但在随后推出更多颜色的 iMac G3 时,乔布斯说,为了这个设计,他们其实花了 9 个月时间去学习塑料化学。
如此大费周章,目的只有一个:让 iMac 更具亲切感。
当时的电脑对于大众来说,还是一个昂贵且陌生的商品。而一众米白色的电脑更是加深了这种冷冰冰的形象。
彩色 iMac G3 就是想拉近与人的距离。
[attach]87310[/attach]

但这次色彩的回归,却似乎想告诉人们,这个距离有点太近了。
1984 年马克思首次提出了异化这个概念。指的是人类生产出来的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类了。
当你放下手机时,是否感到迷茫?
当你感到压力时,是否第一时间拿起手机?
你的注意力是否会被各种消息打断?
如果符合其中一点,那么你就算是被手机异化了。
23 年过去,科技产品与我们越来越近,甚至近到,垄断了我们的生活。但它应该像这台彩色 iMac 一样,应该是多彩生活的其中一部分,它可以完美融入生活,但不应该统治生活。




欢迎光临 00853澳门论坛 (http://www.00853.ac.cn/) Powered by Discuz! X3.2